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叶歌观酒 > 正文

整合跃升 宜宾县粮油产业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2016-09-05 14:05   浏览量:25250   来源:

正在修建的宜宾县青潭粮油公司。 

  天府四川,田肥美、民殷富。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宜宾县,幅员面积3018平方千米,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十二五”以来,宜宾县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50万吨以上,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期间,宜宾县粮食局坚决守住粮食总量安全、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市场稳定这四条底线,树立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和消费安全”的新型粮食安全观,强力推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粮油仓储物流、产业化经营、流通监督保障、综合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六大”体系建设,构建起了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优、竞争秩序好、经济效益高的现代粮油产业新业态。

传统手工艺的合什手工面。 

  整合 传统技艺与现代企业理念结合 抱团发展

  宜宾县越溪河畔,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绝技——合什手工面,以其工艺独特、口感极佳深受市民欢迎,揉面、擀面、拉丝,风干、截断、装袋,合什手工面制作要历经36个小时,大大小小24道工序,正是这些繁琐的细节,最大程度还原了面食的美味,创造了味蕾奇迹。合什手工面在1986年曾获得世博会银奖,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什手工面真正美名远播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厂家在保留了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细包装,申请注册商标,向外隆重推出了多个品牌。”“越华”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刘华说,后来,合什手工面有了以 “越华”“金光”“天祥”等为代表的多个品牌。

宜宾县放心粮油连锁店。 

  “进入21世纪,因为品牌多,造成了每个品牌整体形象和实力不够,销售出现了瓶颈。”刘华说,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要做好一个品牌更不容易,如何解决提升品牌形象和实力,解决销售瓶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解瓶颈,需要的不仅是思路和观念,还有指导和创新。在这方面,作为主管部门的宜宾县粮食局首先从传承传统手工艺出发,提出了“整合、抱团、统一品牌”的思路。“合什手工面,品牌多,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品牌,同时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宜宾县粮食局局长徐钢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提出了合什手工面的生产企业“抱团对外销售、对外采取统一名称”的理念。

  2015年,在宜宾县粮食局的主导下,通过整合后的合什手工面迎来了新的契机。当年,由“越华”等合什手工面企业联手打造的“手工合什面”“酒都天府”牌花生获市名优产品,目前,手工合什面正在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和品牌。

翠湖粮油公司的生产线。 

  跃升 小微企业变规模企业

  随着生产成本提高,环保标准考核加强,国内消费升级加快,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产品难以及时调整。同时,伴随着融资难、准入门槛高、用工难、成本高、利润薄等诸多困境,这些都不断增加了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阻力,甚至出现“不转型慢慢死,转不好快速死”的现象。

  宜宾县青潭商贸和翠湖粮油两家以粮油生产为主的企业在2010年左右就面临着这样的现象。如今两家企业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已经走出了一条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健康发展新路。

  2003年,青潭商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罗军还只是一个小作坊的老板。

  “那个时候,场地是租的,工人只有三四个,一年的销售利润不到20万元。秋季还好,一到冬夏季给工人发工资就只能到处去借钱。”说起以前的日子,罗军很是感慨。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罗军把一个小作坊变成了年销售收入近亿元规模以上的粮油企业,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粮油品牌,同时还代理着国内的知名品牌。

  为提高公司生产能力,青潭商贸有限公司利用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和购入先进技术设备,同时,着手打造“明星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将企业做大做强。

园林化的翠湖粮油公司。 

  宜宾翠湖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放心粮油企业、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公司围绕生态、绿色、健康产业发展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做强做大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在2012年,公司实施了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年生产能力1.8万吨,浓香型菜籽油、花生油生产线各一条、菜油饼浸出生产线一条。

  就是这样一家规模以上的粮油企业也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从创业初期的不到200万的规模,到如今的年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翠湖粮油公司走出的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新路,也走出了一条小微企业如何结合政策走上规模企业健康循环发展的新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翠湖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武在与记者谈话间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为了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支持粮油企业改革,宜宾县粮食局先后对县内的大小粮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制定发展规划。宜宾县粮食局帮助该企业申请到2015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同时通过企业自筹资金,新建了一个固定资产上千万规模、主营业务年收入有望上亿的油脂加工企业。

  “帮助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帮助企业打造文化内涵和企业品牌形象,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寻找专业技术人才。”徐钢说,帮助企业不仅仅只是关心他们创收多少,利税多少,更多的是要关心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在发展过程中他们缺失什么,作为主管部门就要及时去补上他们所缺失的。

  “‘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是一个惠及涉农业企业的好项目,我们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在粮油产业发展方面急需这样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徐钢说,青潭和翠湖粮油就是连续通过3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今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长成为了粮油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

青潭粮油的现代生产线。 

  龙头 好耕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样本

  位于宜宾县的好耕农业集团,就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引领者。置身于好耕农业生态产业园,你会被青山绿水景象所吸引,犹如处于世外桃源之境,被好耕追求的农耕文化所赞叹。

  以“做大粮油贸易,做强生猪产业链,打造健康厨房”为发展战略的好耕农业集团,“围绕粮源建基地,围绕基地建园区,围绕园区发展种养业”,立足宜宾,北部延伸至吉林北城,南面拓展至云南景洪。同时,还以“走出去、引进来”的经营管理战略,与北大荒商贸集团合资,创新粮食物流产业链,建设集加工、贸易、物流、电子交易于一体的粮食现代产业园,打造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规模营运能力和强悍竞争实力的西南地区农副产品的物流中心。

  如今,好耕农业集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无人机在宜宾县蕨溪镇喷洒农药。(资料图)

  “好耕模式最大特点是,从源头抓起,实现‘产业链、利益链、安全链’三链合一,从PIC生猪良种繁育、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到超市终端消费,实现产业链的全过程监控,产品流向的全方位追溯。”好耕农业集团总经理杨华兴说,好耕一直在实施“粮、饲料、猪、沼、木”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以绿色循环农业,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这些体现出好耕的淳朴理想,释放出“以农为根,以质为先,以诚为本”的农耕产业愿景。

  “实现农户、会员(消费者)、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好耕集团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模式,“打造园区、建立基地、提升品牌”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猪肉、大米为主的绿色食品,布局“好耕健康厨房”连锁店、冷链物流系统,实现从田野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控制,通过抓质量管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愿景 谋定而后动 宜宾县粮油产业布局“12882”结构

  在大局中谋划,宜宾县粮食局提出了重点打造“一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以好耕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好耕健康厨房”全产业链新模式建设步伐;抓好“两个粮油源基地建设”,县内优质、专用粮油生产基地和以“好耕健康厨房”品牌为支撑,继续巩固拓展东南亚、中亚、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切实掌握优质粮源,加强与北大荒、中粮集团合作,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着力培育“八个市级加工、转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集团企业,到规划期末,建成布局合理的粮食加工及加工转化集群,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着力培植八个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和品牌;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到2020年,宜宾县粮油产业加工企业新增油灌灌容2000吨,钢板筒仓500吨。稻谷年加工总量达到30万吨以上,油菜籽年加工总量6万吨以上,花生、茶籽等其他食用植物油油料年产量3万吨以上;特色面条年产量1万吨以上,优质面条5万吨以上。粮油加工生产总值年增长2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个(好耕农业),5-10亿元的企业3个(青潭商贸、川兴酒业、吉鑫酒业),1-5亿元的企业5个(翠湖粮油、沁仙米业、吉新商贸、越华食品、红楼梦酒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集团企业,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幅多层次的宜宾县粮油产业发展战略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中国奶业亏损面已超50% 有地方开始用鲜奶喂猪
下一篇:G20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