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品牌建设 > 正文

食糖产业如何消解国际压力

2018-07-20 09:40   浏览量:17765   来源:

  价格已低于成本线  制糖企业大面积亏损

  价格能体现市场供需,一般供不应求会涨价,供过于求会跌价。今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连续走低,6月份批发均价跌至每吨5394元,环比跌2.1%,同比跌18.0%。目前价格水平已经明显低于每吨6000元左右的成本线,制糖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由于印度和泰国食糖产量大幅上涨,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17/18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规模上调至1000万吨以上,并预计未来一个年度全球食糖供应还将过剩850万吨,今明两年供应过剩可能达到新高。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食糖产不足需、贸易依存度高,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传导。国内需要抓紧研究出台保护糖农利益、促进食糖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供应过剩压力传导至国内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预估2018年食糖供应过剩1693万吨,往年巴西作为一家独大的出口国,而今年在巴西减产,印度、泰国等国家增产明显的情形下,全球食糖依然供过于求。
  具体而言,巴西作为近年来食糖出口独大的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白糖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今年乙醇利润可观而白糖面临熊市的情形下,糖厂大多亏损严重,进而变相的转移至生产乙醇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虽多次调低产糖率,导致白糖产量出现缩减,但仍无法改变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的事实。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产糖国、第一消费国,食糖主要从巴西进口,主要是加工方面。由于印度增产较为突出,政府多次采取措施来抑制该国内糖价下跌的情况。而2017/18榨季泰国共54家糖厂开榨,累计压榨甘蔗1.349亿吨,产糖1468万吨,同比去年同期水平增加46%,总体上印度加上泰国出口量将增加300万吨。
  反观国内,2017/18榨季根据中国糖业协会将糖预计产量调整至1050万吨,从目前白糖收榨情况来看,本榨季产量约为1030万吨。从今年产量看,增加较为明显的是甜菜糖。截至2018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74.6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528.63万吨),全国产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从目前市场的销售情况看,大多数制糖集团通过牺牲价格来出售更多的白糖。
  据了解,制糖企业白糖库存开始转入下滑趋势,其中工业库存小幅减少至509.08万吨,国家储备糖保持不变仍为613.81万吨以及商业库存小幅上涨至62.9515万吨。而国内食糖新增工业库存为455.96万吨,环比减少了16.73%,但仍高于近3年以来同期水平,仍需一定的时间来消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由今年初的400万吨上调至目前的1000万吨以上,足以见全球食糖供应过剩越发严重,特别是随着印度、泰国在新榨季结束后,产量出现大幅增加。从国内白糖产量情况来看,随着本榨季结束后产量为1030万吨,基本与前期预估相符。另外,2018年5月22日食糖进口关税将从95%调整至90%,关税的降低将有利于进口白糖的增加,进口糖配额外将从100万吨上升至150万吨,在进口糖利润高企的情形下,对于国内糖价产生一定的利空压力。国内白糖供应压力巨增,而需求却不见回暖。
  产业政策调整需处理好四种关系
  目前,国内食糖市场已进入纯销糖期,配额内15%关税下,巴西食糖到岸税后价仅为每吨3275元,比国内糖价低2000元以上,巨大的国内外价差导致后期国内糖价易跌难涨,需要抓紧研究出台保护糖农利益、促进食糖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管理处处长徐雪认为,食糖价格已低于大多数制糖企业的成本线,国内制糖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糖农收入也面临较大兑付风险。食糖产业政策的调整需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食糖产业是典型的订单农业,一头连着糖农,一头连着糖厂。一方面,糖厂与糖农签订收购协议,约定收购价格,保障糖农收入的同时也保证了糖厂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糖厂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承担食糖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因此,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的边界。
  二是要处理好产区品种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食糖生产以甘蔗糖为主,甘蔗产区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蔗区建设,但是也不能忽视甜菜糖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甜菜糖厂和主产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精力用于提质增效,甜菜单产、含糖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不断提升,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制糖成本已经低于甘蔗糖。虽然其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在我国食糖产业中的占比依然较小,但在某些方面也代表了中国食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家在出台有关食糖产业扶持政策时应处理好产区品种之间的关系,不应“顾此失彼”。
  三是要处理好国产糖与进口糖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食糖年消费量约1500万吨,产需缺口约500万吨,因此每年需要进口一部分的食糖来调剂国内市场,但是由于国内外食糖价格倒挂严重,且我国食糖进口关税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因此我国面临食糖过量进口风险。所以需要协调好食糖自给与进口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食糖作为战略物资和重要农产品,应保持一定的产能和自给率;另一方面,要调控好食糖进口的节奏与规模,将进口食糖作为调剂国内市场余缺的手段,而不能任由其无序进口,威胁国内产业安全。
  四是要处理好政策衔接之间的关系。由于食糖产业链条较长,涉糖职能部门较多,因此需要做好不同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从政策的执行期和效果期来看,可将食糖产业政策简单区分为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短期政策如当前正在实行的贸易保障措施关税、自动进口许可、行业自律等。这些政策见效较快,出台之后能够快速稳定市场预期,达到既定目标,但也面临着国际贸易规则的制约和较大的外部执行压力,因此较难长期存续,无法有效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长期政策如农田整治、农机补贴、良种研发等,这些政策着力点在于改善耕作条件、提升种植效益,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但是政策见效期较慢,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行业发展的突发情况。食糖产业发展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处理好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既要有“管长远”的政策体系和长期投入,着力提升产业基础竞争力,又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研判,做好政策储备,及时出台临时性的应对政策,保证产业稳定发展。
  (王金臣  综合整理)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中国乳业迈入全面振兴新时期
下一篇:葡萄酒泛娱乐营销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