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高端访谈 > 正文

季克良:一生匠心付茅台

2021-07-26 12:51   浏览量:11032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来到茅台——也许是“缘分”

  季克良出生于1939年4月24日,籍贯江苏南通。他是顾家第五个孩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养育五个孩子,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在季克良三岁的时候,父母做了一个艰难决定——把他过继给膝下无子的姑姑,从此改姓季。

  虽然父母们都是农民,没有接受过教育,却十分重视子女的培养。在两家人的支持下和期望中,季克良考上了大学。想到家庭的贫寒,季克良在填志愿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路费便宜”无锡轻工业学院,并在那里认识了一生相濡以沫的妻子徐英。

  尽管路费便宜,季克良仍然因为付不起一块二毛钱的车船费,有三个寒暑假没有回家。其间,顾家被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一床铺盖、一个哥哥病重去世,季家养母因为阑尾炎连续两次手术……家人体谅季克良的难处,善意地隐瞒了家中的变故,季克良总是到事情过了许久才慢慢甚至无意中知晓。这也为他后来成为茅台不想当厂长的好厂长埋下伏笔。

  1964年9月,25岁的季克良从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发酵专业毕业,作为轻工部为振兴茅台派遣的新兴科技力量,和他的同学、未婚妻徐英一起,被分配到了茅台酒厂,成了这家被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寄予厚望的白酒企业的技术员。

  从老家张芝山出发,懵懵懂懂,他一路西行。从南通坐船到上海花了一天,坐火车从上海到湖南株洲花了两天,再坐火车从株洲到贵阳又花了两天,坐汽车从贵阳到遵义又花了两天。然后,要在遵义等客车去茅台镇——三天才有一班。

  在遵义城三天的等待中,囊中羞涩的季克良“奢侈了一把”:用三角六分钱,买了一杯散装茅台。他要亲口品一品,这闻名于世的茅台酒,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杯茅台,当酒端上来时,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季克良为之一震。但是,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他这一辈子,就紧紧与茅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人生故事,也就成为了茅台的故事。

  一路颠簸,季克良百感交集。

  一方面,他很兴奋,被分配到茅台厂工作意味着即将吃上“商品粮”——季克良说:大学毕业后终于可以拿工资了,不但能够独立 了,而且还可以照顾家庭了。他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工资拿了42块5角。拿到手以后就到邮局去,给亲生父母寄了15块钱,给养父母寄了15块钱,自己只留了12块5角。

  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浓的不适应和忐忑。回忆当年,季克良仍然心有余悸:“一路走来,越来越偏僻,越来越荒凉。因为有恐高症,根本不敢看山底下,死死地抓住公共汽车的把手,全身冒汗,就怕翻下去。那个路两个车子都很难错开,那个时候都是大车,没有小车,很危险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翻下去了。”

  闭塞的交通、没有保障的产能、不稳定的质量、艰苦的生活条件……种种困难,不一而足,但季克良都一个个的将其攻克、改良,甚至做出了奇迹。1981 年,季克良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副厂长;1983 年成为厂长;1985 年他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1991 年他又担任厂长;1998年,集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等身份于一身;一直到 2011 年卸任董事长任职董事;在延长退休五次,延长工作时间近50%之后,2015 年,办理退休手续。屈指算来,季克良在茅台工作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

  季克良成了茅台的传奇,茅台也在季克良手中成为传奇。

  这中间,一位朋友曾托人带了一份1939年4月24日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当天的报纸上,赫然刊登着一则茅台酒的广告。期间数度欲离开茅台而不成的季克良,看着广告半晌无语,心想:“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回望半世沧桑,这位银发苍苍的矍铄老人,仍记得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他说:“一是伟大的党的教育,组织的需要,就是第一志愿,坚决服从组织的分配,从来没有动摇过——到现在还是这样的;二是很喜欢所学的食品工程系发酵专业,特别是到了茅台之后看到工人酿酒,体会到了相比课本上理论的不足,感到茅台酒工艺确确实实很复杂、很特殊;但也很科学、又很合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值得我为它奋斗一辈子;三是员工、领导甚至包括轻工厅的领导,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都对我、对茅台十分关心,那种淳朴的情感鼓励我一直努力和奋斗在这里。”

  留在茅台——不想当厂长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季克良慢慢从副科长、副厂长一直到1983年做了厂长。这期间,质量稳定下来的茅台厂,也早已摆脱了亏损。

  其实,为了亲情和家庭,期间季克良也曾有过动摇,写过数次请调报告。

  季克良来到茅台只有三年,养母就离开了人世。因为交通实在不便,他赶了五天五夜回到老家,还是没能见到养母最后一面。百善孝为先,季克良在深感悲痛遗憾之余,一边在茅台攻坚克难,一边申请调令回到江苏。“但一级一级都不放我。”季克良说。先是厂里不放,后来是轻工厅不放,再后来是省委不放……

  1985年,技术出身的季克良在做了两年厂长之后,觉得搞行政还是不如搞技术,他主动提出辞掉厂长的工作。此时的沿海开放城市正是求贤若渴之际,很多公司闻讯纷纷开出高价抢人,他也有了机会回到离家更近的地方。曾经还有人承诺给他5万的年薪加一栋别墅让他加盟。但那时候月工资仅有几十块钱的季克良,最终还是拒绝了。

  有了机会真的可以离开了,季克良为什么又不走了呢?

  “去那些地方,我感到对不起茅台。”季克良说,“不光是说不申请回老家了,其他地方我也都不愿意去。后来有机会了,要调我到省里去,到轻工厅去,我说我不去。我就在茅台了。”在他心中,茅台成就了他,是他一生无法割舍的情怀。

  季克良说,在茅台的长期工作中,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深深感染着他。他刚到茅台的时候,这里的员工文化程度很低。但是这并不妨碍季克良与他们的沟通,反而恰恰是因为这份淳朴天然,让季克良感到这些员工身上有很多他们这些“文化人”所缺乏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品质。比如勤劳、吃苦、互相帮助、团结……这些品质对季克良此后长期在茅台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大有帮助。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季克良这样的大学生技术员一样要去车间参加劳动。工人们总是提醒他,不要摔跤,不要摔倒,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而使得我受伤,这让季克良感到很融洽很温暖。而工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那时候很苦,一个礼拜要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有10个小时,劳动工作量很大,但是他们从不叫苦从不抱怨,一直默默坚持着;工作之余,也都努力地把艰难的家庭生活兼顾得很好,不耽误生产,万分的敬业。季克良认为,正是那段时间,学到了工人阶级很多的优秀品质,对他后来当领导很有教育意义。

  也就是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看到工人们经历生活困苦却从不懈怠生产,季克良深深体会到,茅台酒厂是这些工人的命根子,而要确保酒厂发展壮大,让工人们生活得更好,更有奔头,就必须确保茅台酒的质量——质量不优秀、不稳定,一切都不行。他说:“茅台酒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品牌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还是领导人的政治生命。质量全靠我们工人的手,全靠我们工人的觉悟。”

  季克良认为,工人的生产理念、觉悟、甚至情绪都会影响到酒的出品质量,所以担任厂长期间,季克良在不断总结改进酿酒技术的同时,始终关注着厂里工人的生活、成才、情感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茅台不仅仅是生产酒的工厂,更成为培养人的学校和温暖的家庭,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从申请调走到不愿离开茅台,季克良成了茅台最不想当厂长的好厂长。他做了一系列的变革,把茅台和茅台人的精气神提升了一大截。

  从季克良1964年到茅台一直到1984年当上厂长,期间因为种种原因,茅台酒厂整整20年没有进过一个工科大学生。中间1971年、1972年招了一部分知青之后,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才慢慢提高起来。大学毕业的季克良深感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恰好毛主席提出要办工人大学促进工人学习,1973年,季克良就开始利用办夜校扫盲的机会,给员工讲授酿酒的科学知识。后来又办了721工业大学,他也主动去讲微生物知识,培养技术人员。1981年,连领导谈话环节都没有的情况下,他又突然被宣布破格提升为副厂长。从此,他更加注意员工的培养,从方方面面关心员工,关心知识分子,提高了茅台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季克良第二次当厂长时,恰逢当时的轻工部副部长到贵州来当副省长,那时候正好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茅台迎来两千吨的扩改建项目。期间,除了继续办学外,省领导批准解决了茅台的三大基础性问题——电力、通讯、交通。

  1993年以前,茅台酒厂乃至茅台镇,只能依靠小水电,生产都保证不了,生活更保证不了——夏天最高40多度,但是不能用电风扇,更没有冰箱、空调这些东西。

  季克良等公司领导多方奔走,到1993年终于让茅台酒厂接入国家电网,这才让生产有了保障,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同时又向省委省政府申请,在省长特批下,让茅台建了1200门程控电话,通讯也得到了改善;然后又修了一条从中枢经五马到青坑的公路,交通才方便了。就这样,电力改善了,通讯改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随着大环境好转,开始有很多大学生愿意到茅台来,到1993年之后人才发展蓬勃,对后来茅台业务突飞猛进有极大的帮助。

  在管理方面,季克良的改革也成效显著。他同意有位副厂长提出的走动式管理的做法,要求管理人员主动到生产一线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帮员工调动积极情绪,充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把酒酿好,把事情做好。在人事管理政策上,厂里规定凡是质量好的奖,产量多的不奖,所以只有质量奖,没有超产奖。他认为只有综合性的把问题协调好,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破译茅台密码——为酱酒定型

  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也有着深厚的酒文化,朋友小聚要喝酒,人生大事要喝酒,喜怒哀乐都有酒的陪伴……这琼浆玉液似乎有一种超然的力量,吸引着一代代匠人为之奉献、为之倾倒。

  长期以来,无数人迷恋茅台酒独特的芳香,而这芳香中的奥秘却不为人所知。唯独季克良,勤勉一生破译茅台酒的密码,让茅台酒一次又一次发扬光大。

  季克良去茅台的前一年,1963年12月,《大公报》公布了全国第二届评酒会的评选结果,茅台酒的名酒排名从上一届的第一名掉到了第五名,这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周总理责令茅台酒厂整改,并派专家帮助茅台酒厂提高产品质量。季克良第一次踏进茅台酒厂时,厂区散落着低矮黢黑的破旧小房子,猪崽狗崽散养在泥泞的路边,酒厂领导和工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极其简陋……

  但是,季克良很快就被厂区浓郁的酒香吸引了,对茅台酒神秘的酿制工艺深深着了迷。据他描述,当时目之所及,几乎所有的重要工序都与炎热连在一起: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还有那漫长的堆积发酵,入池发酵,7次取酒,9次蒸煮……一次次等待如同求仙问道,容不得丝毫急功近利与马虎懈怠。课本上高深考究的理论,与挥汗如雨的躬身操作实在是相去甚远,季克良的探索精神爆发了。

  茅台酒为什么要用整颗高粱?为什么要高温蒸馏?为什么要高温制曲?为什么要季节性生产?为什么要坚持人工踩曲?面对这些老传统是要恪守陈规还是有所取舍?一道道特殊工艺到底给酒质带来了哪些特殊品质?

  刚到不久,厂长就安排他总结酒库勾酒经验。季克良领了任务开始琢磨,光想是万万不够的,他深入车间、深入班组,看老师傅们勾酒、调酒,不懂就问,认真学习,甚至从滴酒不沾练到天天尝酒,顿顿品酒,一喝就是50多年。

  季克良发现,茅台工艺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蒸馏酒都不一样,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茅台独具一格的酿造工艺,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深深的疑问,让季克良顾不上初来乍到的水土不服,让他忘记了自己是个异乡人,彻底投入到了酿酒之中。“我要弄清楚茅台酒特殊在哪里,秘密在哪里!”季克良无比坚定。

  优秀的勾兑酒师必须保持嗅觉和味觉的敏感,很多食物即使再爱也不能多吃。为了保持嗅觉的灵敏度,季克良一直遵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对此,他云淡风轻:“我是学技术的,你不了解酒的质量是不行的,所以慢慢慢慢学,能喝点酒了。”仿佛品酒就是天然的,血液里的事。

  经过坚持不懈的现场学习和思考总结,他发现茅台酒同一批原料要经过八次摊晾、加曲、接种(微生物)堆积、入池发酵,取七次酒,工艺复杂而漫长。由于早期的酒师文化程度有限,个人经验又不同,即便严格按照量质看花摘酒,也难以保证批批酒精浓度相同、酒质毫无差别。季克良完成技艺总结工作的决心更大了,标准化工艺对品质的作用,他再懂不过。

  于是,经过长期积累,一些日后被奉为金科玉律的茅台生产规律,一条条被季克良总结出来。1965年底,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酒厂代表宣读了季克良整理总结的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的论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各厂家的高度重视。

  这是茅台第一次向世人公开阐明茅台酒体的酱香、醇甜、窖底三种香型,并回答了茅台为什么要勾兑和茅台酒是怎样勾兑的问题。可以说,这是酒业首次引入了香型的概念,在此之后,其他酒企运用这一成果,纷纷效仿茅台勾兑技术,据各自的特点研究确定香型,掀起勾兑热潮,推动了全国白酒的生产和发展。

  1966年,在轻工业部组织专家的两期试点中,提出了茅台酒堆积发酵“嫩点好”的结论。季克良首先对这一论点提出了质疑。后来他经过多次的探索分析,提出堆积发酵还是“老点好”的观点,并得到了酿酒专家的一致认可,被纳入茅台酒生产操作规程。而他自己的品酒经验和方式也慢慢精进,愈加纯熟。甚至只要用鼻子一闻,就能区分出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香型的茅台酒。

  到了1974年,也就是季克良进入茅台酒厂十年后,他细心总结十年以来的生产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写下了一篇六千字的文章——《提高茅台酒质量的点滴经验》。这篇文章很快被茅台上下所接受和高度评价,并被昵称为“九条经验”,成为广泛传播与遵守实操标准。老酒师郑义兴当时看过文章就说:“你的九条有革新,说到点子上了。我们那时文化水平低,看不到那么深。”

  季克良的研究从未止步。1979年,他通过长期实验和不断思考,又发表了《增产酱香酒的十条经验》等一系列论文,总结出了茅台酒不同于其他名酒的十大工艺特点——一是严格的季节性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是两次投料;三是茅台酒产品要经过三年储存,茅台酒的香型有三种典型体,还有30天高热发酵;四是制曲四十天高温发酵;五是五月端午踩曲;六是六个月存曲;七是七次取酒;八是经过八次摊凉、接种、加曲、加回酒、堆积发酵;九是一共要经过九次蒸煮,还有九月重阳投料;十是十个独特工艺:三个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三个低,酒胚的水分低、曲子的糖化率低、粮食的出酒率低。还有三多一少,轮次多、用曲量多、粮耗多,辅料少。

  这十大经验也成为茅台工艺的金科玉律,被一代代酿酒人默默遵循着,彻底解决了生产工艺中长期悬而未决的水分之争、曲药之争、窖材之争、原料之争、温度之争等问题,使茅台酒在1995年后实现了质量、产量的恒久如一,又在2001年提出一万吨的目标,并在2003年实现。在季克良任内,茅台酒才真正定型,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而品质如一的可能性。

  面对质量问题,季克良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宣贯质量第一的原则,并且提出——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的“茅台铁律”。甚至不论多忙,只要在公司,季克良每天早上的品酒会一次不落,亲自抓质量。“质量是茅台的金牌,消费者越信任茅台,我们越要一如既往的视质量为第一生命。”季克良说强调。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季克良在没有国际和国家标准参考的前提下,通过上千次实验,制定了科学指导茅台酒生产的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2001年制定了国家标准,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

  季克良做厂长,在关注质量的同时也提出了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发茅台酒新的品种,一方面为了培养酱香型酒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出口。80年代中期,季克良带领茅台人开发了39种茅台酒,后来90年代初又开发了43种茅台酒。

  到了90年代后期又因为价格和市场等原因,陆续开发了茅台迎宾酒、茅台王子酒,并且把解放初成立茅台酒厂时的华茅、王茅、赖茅也开发出来,为茅台培养了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能力,甚至不同国籍的消费者。

  保持敬畏 一切服务于质量

  季克良认为,茅台酒的发酵工艺就是中国酿酒工艺的“活化石”,必须要保护和发扬。他说:“季节性生产也好,两次投料也好,整颗高粱也好,堆积发酵也好,都保留了农耕社会的特征。茅台酒能够保留农耕社会的生产工艺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可以说,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是中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

  茅台之所以是茅台,与生产茅台酒的自然条件和特殊工艺密不可分。茅台的品牌,茅台的文化,都是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季克良说:“茅台的工艺是追求高品质的工艺,比如低水分、整颗高粱、低糖化率、高温等,但是真正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匠心和敬畏心。”

  季克良回顾与茅台共度的时光,总结出四大“敬畏之心”——

  一是对消费者要有敬畏之心。茅台必须高度重视消费者,对每一位消费者有敬畏之心,一定用好酒回报消费者的信任。

  二是对历史要有敬畏之心。季克良列了一个时间轴,从华茅开始算有200多年,从汉武帝说“甘美之”开始算有2500多年,再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一代代茅台人奋力把茅台酒做成了如今的高度。季克良说:“历史已经不允许我们往后倒退,我们要对历史有敬畏感,不能做罪人,要把茅台酒、酱香酒做好。”

  三是对传统工艺要有敬畏之心。茅台是在没有大数据、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之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传统工艺。季克良对老祖宗的传统与传承十分敬佩,也希望酒业同仁,尤其茅台人都能敬佩和尊重茅台酒的工艺。他认为,这是高标准的工艺,是高质量的工艺,是综合利用环境当中微生物的典范。

  “不要小看茅台酒工艺,更不能光靠背生产流程就认为懂了。一定要敬畏我们的工艺,不要一看就懂了,一看就会做了,实际上很深奥。更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随便变化。我们一定要把大曲酱香做好,把仁怀茅台这个家乡酒做好,要把仁怀酱酒做好,要把遵义酱酒做好。”季克良的信条,如今已经成了仁怀酿酒人的座右铭。

  四是对环境要有敬畏之心。季克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初就说,离开了茅台镇生产不出茅台酒,这个观点现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季克良讲到,当时说这句话主要是从微生物的角度看待,离开了茅台镇找不到和茅台镇一样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发酵环境。海拔高度一样、经度一样、纬度一样、湿度一样、温度一样、土质一样、水质一样、空气质量一样、风力一样、风速一样、雨量一样,甚至暗物质、负氧离子一样,这样的自然条件不可能复制,和茅台一样有同样微生物群的环境也不可能复制,所以其他地方做不出茅台酒。季克良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敬畏环境,要主动、积极地保护环境!”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季克良总结了“离开茅台镇的环境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茅台酒不可克隆,不能异地生产”的结论,并身体力行保护茅台的环境,以身作则传播茅台的敬畏心。

  保持敬畏心,坚守质量,对季克良来说,是一种信仰。

  面对质量问题,季克良仿佛虔诚的传教士,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宣贯质量第一的原则,并且提出——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的“茅台铁律”。甚至不论多忙,只要在公司,季克良每天早上的品酒会一次不落,亲自抓质量。

  为了坚守质量,他更愿意也敢于慢工出细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冬天二次酒普遍减排的问题困扰着茅台酒厂,为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傅们甚至连烧香拜佛都用上了。后来有一次,工人反映某个班组二次酒烤得不错,但却经常挨批评,因为他们做得慢,其他班组都做完了,他们还要做两天。

  听到这个消息,季克良茅塞顿开,原来问题的症结就是耐心,而解决问题的法门就是一个字——“慢”。凉堂上的酵母少,且季克良得出结论——冬天冷,空气中的微生物群数量少,也不活跃,在酒糟中的微生物品种之间数量不平衡,微生物之间的接力赛没有做好,但是只要付出时间用对方法,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随后,季克良及时调整冬天二次酒的生产节奏,让效率为质量让路。

  感恩所有 一生无悔

  如今的季克良,既是茅台酒的传奇,也是中国白酒的标志性人物,但面对人家的赞誉与敬仰,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没有虚度年华,这是我自己给我自己的评价,我总是在努力的工作着。”

  在他的心里,他的一生,早就与茅台酒合为一体了,只要茅台酒厂好,他就满意了。所以,在2003年,庆祝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活动上,季克良发自肺腑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2018年,茅台集团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成立了工艺技术攻关小组,已经退休三年、年近八十的季克良二话不说,又加入小组继续发光发热。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季克良依然秉承感恩、匠心、坚持、奋头:“我到茅台酒厂之后,各方面都对我很关心,党组织、政府都很关心我。我延长了50%的工作年龄,这些都是党组织、政府领导和员工对我的关心。我一直有一颗感恩的心,虽然开始申请了二十年也没能够调回家尽孝照顾父母,但我始终没有因为家里的困难而影响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讲,我希望行业同志应该发扬老一辈的工人阶级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奋斗一生,老来无悔曾经。”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将“机票盲盒”引入健康发展轨道
下一篇:内蒙古锡林郭勒:“中国生态羊都”唱响现代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