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马铃薯淀粉产业步入转型升级阶段

2021-10-25 10:30   浏览量:2890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到2024年,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对欧盟进口马铃薯淀粉反倾销将结束。曾经,反倾销对国内马铃薯淀粉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部分高端餐饮及医药生产企业应用的马铃薯淀粉进口受阻,从而为国内淀粉企业在高端淀粉产品的发展上获得了机会。3年后,我国淀粉行业即将面临国际市场巨大冲击,惟有加快资源整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年10月是马铃薯淀粉加工的重要时节,也是淀粉销售的旺季。但今年的行情却异于往年,大颗粒、高白度、高透明度的高品质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而一些小工厂生产的普通淀粉走货较慢,甚至出现滞销现象。这印证了此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的预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对高端马铃薯淀粉需求量将呈持续增加的态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淀粉品种将成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马铃薯淀粉具有颗粒大、纯度高、吸水膨胀能力强的优点,特别是其糊黏度和透明度高,与其他种类淀粉相比,马铃薯淀粉还有糊化温度低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制药、化工、造纸等行业中。目前,马铃薯淀粉主要应用于食品行业,消费占比超过80%。马铃薯淀粉是生产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膨化剂、赋形剂等的重要原料,在膨化食品、方便食品、香肠、火腿肠、冷冻食品、酱类、泥类、汤类食品、饮料、酱料,烹饪、制糖、水产品等食品中应用广泛。

  此外,马铃薯淀粉也是生产变性淀粉的重要原料。马铃薯淀粉经物理、化学方法及酶制剂的处理,可改变原淀粉的溶解度、黏度、稳定性、渗透性、凝胶性、吸水保水性等理化性能,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能的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的马铃薯变性淀粉,被大量应用于制药、造纸、纺织和建材、精细化工等行业。

  原料供给充足 种植优势明显

  我国是马铃薯种植和生产大国,充足的原料供给为我国马铃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两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维持在470万公顷左右,位列全球第一。目前,我国马铃薯产区基本形成三北单作区、中原间作区、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等四大马铃薯优势区,种植面积分别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50%、8%、5%和37%。

  受加工原料、生产技术、环保治理、生产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马铃薯淀粉产量保持在40万—70万吨。2020年,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154家企业的马铃薯淀粉产量为66.14万吨,比2019年增加45.39%。

  马铃薯淀粉企业主要依据马铃薯种植区分布。在我国,受种植区域分散影响,淀粉企业分布也比较分散,并且整体生产规模偏小。上述154家企业分布在全国13个省份(自治区),除内蒙古、黑龙江地区生产企业相对较多、企业数量均超20家以外,剩余企业零星分布在其他11个省份(自治区)。

  在“双反”措施的影响下,近10年来,我国马铃薯淀粉进口量持续维持在7万吨以下,有力保护了国内产业发展。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国外尤其是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淀粉供应同样缩减,只要我国马铃薯淀粉企业在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下足工夫,未来,我国马铃薯淀粉就会有更多扩大出口的机会。

质量参差不齐 产业亟待升级

  由于人多粮少的国情以及工业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马铃薯现代化加工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占据世界第一位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快速发展,特别是对欧盟“双反”成功后,有资源的省份纷纷掀起建厂热潮,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从起步到现在的20多年间,我国已有大中型企业130多家,小型企业千余家,总体生产能力超过200多万吨,追平了欧盟马铃薯淀粉产业积累了近百年的产能总量,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拥有“品质、品牌、品位”的企业为数不多。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马铃薯种植科技水平低、加工型种薯品种少、生产企业小散乱、淀粉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很多淀粉企业的老板没有长远观念,不在做精做细上下工夫,只盘算如何减少成本,这是行业亟待革新的弊病。尤其华北地区的一些工厂,其产品大多以大众市场为主,质量要求不高,只追求产量和价格的低廉。”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分会会长周庆锋坦言。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淀粉总产量增长趋缓,产业面临着准入门槛低、产业化水平低、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原料竞争激烈、环保压力严峻等诸多问题,产业的革新和升级已迫在眉睫。

  同时,行业专用淀粉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技术滞后。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比例不足10%,国内马铃薯绝大部分是生产淀粉及以淀粉为原料的粗加工产品,品种单一、效益差,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精淀粉、变性淀粉及系列产品的开发较少,自主研发与吸收转化能力弱,新产品开发技术滞后。此外,马铃薯淀粉加工行业的门槛低,缺少合理规划,造成马铃薯淀粉加工业过度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70%的企业规模不足5000吨,淀粉加工技术与欧洲相比仍存在差距。企业间产品价格混乱,行业低价恶性竞争严重。

  在种植方面,全国产区经过近几年的种植整合和生产能力提升,形成了独立产区生产方式、生产设备、运作方式、原料来源、成本,甚至客户群体的高度同质化现象,导致产业微利。

创建科研体系 发力优质品种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分析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对高端马铃薯淀粉需求量将呈持续增加的态势,用于粉丝、粉条加工的中低端马铃薯淀粉需求量将出现一定减少,变性淀粉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淀粉品种将成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对淀粉加工企业而言,品牌引领企业发展,品质是核心竞争力,品位决定未来。”多位业内人士强调指出,马铃薯淀粉行业已经到了分化越级的时候了。

  首先,是产区与产区之间的分化。专家建议,国家从产业政策上把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从育种、种薯生产、加工原料、加工企业、营销全过程进行产业设计与支持,培育马铃薯淀粉产业发展,确立我国马铃薯产业在亚太地区的优势。

  其次,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要应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种薯繁育、马铃薯种植、加工、营销及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另外,整合淀粉企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随着淀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国对欧盟进口马铃薯淀粉反倾销工作日益临近,国际淀粉规模化低成本销售将对我国产生巨大冲击,届时大多中小淀粉企业将面临破产和倒闭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占主导的情况下,由政府提供政策或资金支持,大型马铃薯淀粉龙头企业应该负起责任,牵头以资本为纽带,建立龙头基地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构建利益共同体新体制和大企业全面统筹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对中小淀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完整的研发、技术、装备及人才体系,提高我国淀粉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

  再有,创建高新马铃薯制品科研体系。与高校、马铃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攻关,面向全国马铃薯淀粉、全粉等制品重点应用领域,重点研发专用淀粉、特性淀粉、营养全粉以及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和精深加工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实现马铃薯加工无废料工程。同时,协调国家相关机构尽早出台专用淀粉、食用蛋白、马铃薯主食等产品的国家标准。

  未来,我国马铃薯淀粉的整体生产形态还要从追求量的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从生产型制造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从初级要素投入向知识性要素投入转变,并赋予马铃薯淀粉更多的科技含量,衍生更多新品。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在经营的不同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和创新,形成一个全新的形象及运作方式。只有产业进行区域有效整合,形成独有的产品气质和品牌,产业才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2006年8月18日,商务部发布初裁公告,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倾销,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利益受到损害。

  2007年2月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自2007年2月6日起5年。

  2013年2月5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2013年2月6日起5年。

  2017年12月7日,商务部收到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代表国内马铃薯淀粉产业提交的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裁定维持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时间为2019年2月6日起,实施期限为5年。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京东酒类开启“双十一”预售
下一篇:李寻谈酒|中国白酒必须过的两个“梗”--酒精酒和年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