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跨境电商税收新政下周实施 企业与散户将如何面对?

2016-03-29 16:30   浏览量:28753   来源:中国商品交易网

  跨境电商税改新政下周实施 保税仓模式迎涨价压力

  跨境电商出新税制了!近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称,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

  业内认为,该政策可促进跨境电商市场公平竞争,降低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不确定性,有利于跨境电商行业的长期发展。那么,新政实施后将对进口商品价格产生何种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又将如何应对?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政策影响、企业以及“海代”族等方面展开调查。

  传闻许久的跨境电商新政官方文件终于靴子落地了。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的一份《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

  一时间,行业议论不断,有观点认为,保税仓模式的跨境电商面临着价格上升的压力,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实际上,对于模式不同的跨境电商企业,新政的影响各异,而新的税制下,跨境商品的税负也是有升有降。

  此外,行业更为担忧的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尚未发布,这个被业内认为十分严苛的政策将带来怎样的行业震荡,似乎更令人关心。

  跨境电商野蛮生长

  2014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2015年则是大爆发的一年,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个处于发展初期且生命力旺盛的行业。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海购……电商巨头们在跨境电商行业攻城略地之时,一些初创公司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2015年1月,洋码头宣布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2015年9月,母婴电商蜜芽宣布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进口占15.2%,出口占84.8%。据预测,2015年全年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或将达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9%。

  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近两年来不断释放的政策利好。2014年7月,海关总署接连出台《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也就是业内常说的“56号”文和“57号”文,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认可了业内通用的保税模式。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决定在杭州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在试点政策的支持下,杭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4年的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2015年11月底的30.4亿美元。

  今年1月,国务院又批准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复制推广杭州的经验。

  据悉,在此次新政发布前,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享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新政前,我国的行邮税实行四档税目,税额50元以下予以免征。

  这为跨境电商快速生长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税负不公、税收流失便是让监管层头疼的首要问题。一个单价在500元以下的商品,如果走传统一般贸易的形式,需要缴纳进口关税以及增值税,而走跨境电商只需要缴纳行邮税,而按照大部分商品10%的行邮税税率,将予以免征。

  此外,一些企业会通过“拆包”的方式,将货物化整为零,变成应纳税额在50元以下的物品,以逃避税款和商品进口质检,大量碎片化的包裹给海关带来监管难题。

  对此,海关总署加贸司曾发布《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监管工作的函》,重申跨境保税进口必须是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展开,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不得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同时要求加强对跨境保税进口商品、电商企业以及消费者信息数据的分析监控,打击利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渠道“化整为零”进行走私的违法犯罪行为。

  业界更关注“正面清单”

  根据上述《通知》,将单次交易限值由行邮税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区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时将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将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同时,《通知》对行邮税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将目前的四档税目(对应税率分别为10%、20%、30%和50%)调整为三档,税率分别为15%、30%和60%,以保持各税目商品的行邮税税率与同类进口货物综合税率的大体一致。

  新政下,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税负有升有降。对于单价多在500元以下的母婴用品而言,原本的零税负变成了11.9%的缴税比例;而对于单价超过100元的化妆品来说,原先50%的行邮税则降为了32.9%的综合税率。

  走秀网副总裁吴盛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政对于单价在500元以下的婴童用品的影响较大,对以50元免征额做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商肯定是比较大的打击。

  业内普遍认为,这次新政主要影响的是走保税仓模式的跨境电商,也就是利用自贸区保税特质将商品大宗进口后,在保税区存放,有订单后再清关寄出。此类模式的跨境电商一般更倚重低价爆款,而税改后,这类跨境电商面临着价格上升的压力。

  在海捣网董事长倪军看来,未来保税仓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提供跨境进口供应链服务的海淘城董事长罗民表示,从这次新政可以看出,收紧跨境电商模式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于一般贸易来说不公平。”而跨境电商进口B2B企业的发展仍然要依托于B2C企业的发展,依托于国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

  实际上,让业界更为担忧的是尚未露出真容的“正面清单”。此次新政提出,为满足日常征管操作需要,有关部门将制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并另行公布。

  罗民告诉记者,税改对于行业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正面清单”的影响更大。政策尚未细化,行业只能静观其变,“政策下来需要有细则配套,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做好预判,这不仅仅是涉及海关一个部门的问题。”

  洋码头CEO曾碧波:跨境电商将步入调整期

  对于跨境电商税改带来的影响,最关心的莫过于企业本身。用洋码头CEO曾碧波的话说,“行业规范化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

  自公布税改方案以来,大多数企业从有利于规范市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引导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进行有保障消费等方面,对该政策表示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大多处于“保持观望”、“研究对策”的状态。一些观点认为,监管力度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海关未来监管只会循序渐进、持续加强。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表示,征收关税意味着国家对于进口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业态的商业性质的认可,里面提到的“打7折”则明确了鼓励发展的态度。

  洋码头等进口跨境电商企业日前也一直在研究这一政策实施后对企业带来何种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曾碧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时表示,“过去,跨境电商行业曾被一般贸易说成是一个基于偷税漏税的灰色产业,而跨境电商税制新政的实施将引导行业‘由乱而治’,进入规范化、机制化、规模化的高速发展轨道,这是行业步入成熟期的标志,产业资本可以放心大胆进入,此次新政对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利好。”

  保税模式受影响明显

  NBD:以从业者身份看,这次税改的初衷是什么?

  曾碧波:过去跨境电商试点的几年,几大试点的保税区在政策执行层面虽各有不同,但共性都是通过行邮税方式对跨境电商进行征税,这是当时税制不完善下的临时之举。但经过几年的试点,发现行邮税50元以下的免税额度导致这种清关模式下跨境电商的缴税率过低,甚至出现钻免税额度的漏洞的现象。此次税率的调整显然是希望促进跨境行业的长期发展。

  NBD:新政的最大变化体现在哪里?

  曾碧波:首先,新政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按照行邮税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税额度,这让行业目前主流通过保税区清关的模式在税收上的优势不再具备。

  NBD:跨境电商行业目前主要分为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这两种模式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曾碧波:通常来说,自营类、垂直类或品类不够全的跨境电商更多依赖于保税备货模式。此次行邮税的调整,对于依赖保税的跨境电商短期内影响比较明显。这种模式下,低客单价爆款规模化运作的模式会在短期面临价格上涨压力,而其用户群又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群。

  从行业竞争层面看,完全依赖于保税备货模式的电商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和考验期,商品补贴、促销模式及选品机制可能需要进行3~6个月的升级和迭代,进行供应链体系的重新梳理。无法及时作出调整的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成长压力,过于依赖资本的可能会被淘汰。

  相对而言,新政对直邮体系的影响比较小,直邮模式部分受益,诸多库存深度浅、动销率不确定的产品将更适用直邮体系,但直邮的碎片化组织模式难度巨大,不管税制如何调整,直邮物流和供应链组织上的全链条整合能力短期很难打造。以后对各大电商平台而言,如何在供应链的组织上平衡各种备货模式将是一大考验,这可能促进行业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诞生。

  跨境电商冲击一般贸易不可逆

  NBD:有观点认为,监管执行力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次政策是否降低了监管难度?

  曾碧波:政策明朗化后带来的就是监管体系的成熟。一定程度上说,行业的竞争和门槛没有以前高,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充分竞争。

  未来,保税仓和保税物流不再是少数大型电商平台独占的优势,更多的口岸、具备监管条件的监管区都可以开展保税进口业务,这对各中小电商而言长期利好,而保税分销等模式都有可能得以实现。

  NBD:对于一般贸易进口的影响又在哪里?

  曾碧波:长期而言,跨境电商冲击一般贸易进口的趋势将不可逆转,新政只会加速行业成熟。因为对跨境电商而言,真正的优势并不在于税收,而在于缩短了原有一般贸易进口的链条,加快了流通的效率,使得流通成本和时间都大大减少。

  此外,整体而言,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海外产品在价格差、品质和多样性上的优势还将长期存在。跨境电商在商品上的优势(价格和品质)都是国内消费者继续追逐的,因此整个市场不会受到影响,且将长期健康发展。

  一个散户“海代”的选择:代购走到头就去做买手

  新政的大意是对以往实行的行邮税进行了适当调整,4月8日起开始执行。

  作为一个有3年资历的职业海外代购,陈兜兜对本轮新政与同行有一样的感受:紧张,茫然。

  和她一样的小散“海代”关心的问题大致有两个:部分商品价格会因税制调整相应提升,价格竞争力是否会消失?随着阳光清关的推行,以及进口跨境电商规范化风起,个体代购又将何去何从?陈兜兜对第一个问题还没有底,但第二个问题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做代购要担心的东西很多

  大概3年前,陈兜兜作为全职太太陪老公去美国读博士。家庭主妇的“工作”之余,她“走上了代购这条路。”

  记者采访她时,这个姑娘还在另一边挂着客户端,回答客人的问题。而头一天晚上,她处理一个问题包裹到当地时间凌晨3点。

  “代购最重要的除了货品还有物流,不卡货、不跑路。”因为合作物流稳定,她从白手起家到现在3年来发展得“一年比一年好。”代购的范围始终以轻奢品、化妆品、小家电、保健品、表为主——也就是杂货铺。

  “代购不是兼职或者心血来潮,是个事业。”陈兜兜说道。

  如今,她的营收翻了几番,每月光是运费都超过5万元,在同样年限的代购里已算是很大体量。而且,现在她已经当起了“老板”,开始雇人当买手了。

  做代购,不仅像淘宝卖家一样忙,还有着独特的风险。

  “在美国做代购的风险还是比较大,前段时间一家转运公司跑路了,卷走了几百万的货。”现在说起来,陈兜兜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她坚持每一件物品都买保险,并认为“该花的钱还是要花。”

  再比如,前几天她的买手刚被某品牌的店员赶了出来,照规矩说是不准拍照,但她认为也许还有看不惯的因素在里面。

  代购走到尽头就去当买手

  这两天税改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但似乎还没有对她和同行造成影响。只是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因为谁都不能清楚地说出那些2000元、20000元限额以及税率变化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兜兜还是隐隐约约感受到一些什么,这个行业只会越来越规范。而随着税制调整,部分商品价格会相应提升,代购最原始的价格竞争力或许将消失。小散代购又何去何从?

  陈兜兜有自己的未来规划,白手起家的她还有绝技在身。

  在代购圈有一句话:做代购,最牛的是有货,而“囤货看眼光”。正因如此,尽管现在已有条件雇佣买手,但陈兜兜还是坚持自己出去扫货。

  有着这种自信,陈兜兜对未来也有了眉目:代购路走到尽头,就转型去做买手。“很多海淘公司也是找代购当买手。”她颇有心得,“做代购要研究产品、打折趋势,预估市场,还要研究你的顾客、客户群,对品牌、流行趋势也要学习。”

  实际上,诸如洋码头这样的企业级“海代”就实行的是签约买手战略,其平台上已有20000名买手。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文化旅游:新常态下的新亮点
下一篇:农业根基正发生重大变化 政策改革促产业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