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蓉平:音乐让成都与世界对话

2017-02-06 10:03   浏览量:12745   来源:

  这个星期天,朋友圈又被“成都”刷屏了。原因来自前一晚湖南卫视《歌手》节目。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不仅助他获得第二名,更是勾起了人们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回忆与向往。因为一首歌,让更多人爱上了一座城。有评论说,成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

  《成都》不是一首新歌,成都也不是第一次因为这首歌而受到关注。去年10月,在赵雷正式发布录音室版本的《成都》时,就已经掀起过一轮“成都热”。当时,这首歌在网易云音乐上发布24小时内的评论就达到3万多条,居新歌榜和飙升榜的双榜首,飙升率达到999%。在“知乎”上,因为《成都》这首歌而展开的关于成都的帖子就有若干条,内容更多已超越对歌曲本身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诉说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感情。

  为何一首歌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热点?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源自对人们情感的升华。歌曲《成都》也是如此。《成都》是赵雷2014年写的歌曲,因为一段无法忘怀的成都记忆,想表达的也是对第二故乡成都的留恋。于是,在他唱到“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的时候,网友们留言说“想到成都吃火锅”“想起我在狮子山的时光”;在歌曲里回忆“小酒馆“时,网友感慨的是“想东郊记忆,想九眼桥,想成都”。

  好歌曲更多是提供给人们寄托感情、产生共鸣的载体和机会。因为爱一座城,而爱上一首歌。歌曲传唱背后,其实是一种热爱成都的情感共鸣与积淀,是五湖四海的人们对成都城市人文内涵的认可与期待。在赵雷的《成都》之前,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在成都留下的广为传唱的歌曲、诗词颇多,甚至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说法。从杜甫的“花重锦官城”,到张靓颖的《I LOVE THIS CITY》,这些都成为成都人文精神最好的传播方式。

  而对成都而言,更有意义的是,实现了用音乐与世界的对话。借助音乐、影视等文化作品来表达一座城市的个性与气质,不仅事半功倍,更有从情感上直击人心的强大力量。试问有多少人因为《西雅图夜未眠》这部电影熟知西雅图,又有多少人因为《诺丁山》对伦敦西区充满期待?同理,在赵雷的《成都》之后,又会有多少人期待着到成都的玉林路上走一走、在小酒馆坐一坐?

  更何况,成都的音乐天份和文化气质足可自恃。一方面,成都曾是“锦城丝竹日纷纷”的唐时音乐重镇,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人才孵化器,不仅培育了廖昌永、李云迪这样的专才,也有张靓颖、李宇春、谭维维等群星通过民间选秀闪耀中国,以致外界一度惊羡成都为“超女之城”、“选秀之都”。另一方面,除了传统和天份,音乐和艺术气质的具备必须拥有亦张亦弛、富足休闲、开放包容的心态,这些,恰好成都都有。

  在先天禀赋优越的背景下,再具备坚定的决心,就更值得夸赞了。去年,成都在全国率先发文扶持音乐产业发展,提出打造中国音乐之都和国际音乐名城。除了《成都》中唱到的玉林这样的传统音乐街区,成都投入巨资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段开工建设城市音乐厅和音乐坊街区,露天音乐广场、成都大魔方等也在建设中。其背后的城市理想与决心,实属高远强大。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成都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历史,又有那么多的人文,值得人们去歌唱。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成都需要借助音乐的翅膀,被人们熟知,被人们传颂,被人们热爱。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一口唾沫就能测孩子天赋?专家:无任何科学定论
下一篇: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袭 局地降温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