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专家视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最后一公里如何贯通?

2017-03-15 14:49   浏览量:17363   来源:

  调查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在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不足1/10。重科研、轻应用是我国科技界长期以来整体存在的通病,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在生产一线得到转化应用,那么,水平再高、价值再大的成果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方面是科技成果的大量“堆积”,科研人员的无奈;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新成果、新技术的翘首企盼。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将如何打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积极建言献策,本报记者就科技成果转化的这一话题,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界专家和企业的相关人士,听听他们的切身体会和建议。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雷红涛:

  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和评价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雷红涛在接受采访时说,造成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高校考评机制问题。尽管目前高校学科评估、项目评审、职称评审、人才选拔等方面,会涉及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指标,但是相对于论文、科研项目级别、项目经费数等,成果转化所占的比例不高。这样的考评导向,导致研究人员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科技管理问题。由于科研课题立项都要求创新性,导致一些研究课题过分追求新奇而缺乏市场调研和企业参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的命运。

  三是成果转化资金不足。资金是科技成果从高校实验室转向企业批量商品化生产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但用于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由于经费的限制,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数缺乏中试环节,造成科技成果的技术风险加大,产业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往往喜欢寻求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不愿投资或接受欠成熟的实验室成果。

  四是高校外的因素。缺乏高校和企业间的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中介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起到良好的连接高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企业对科技创新和长期科技投入重视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健全,风险保证机制不健全等。

  雷红涛强调,应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建立面向市场的课题系统,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立公正科学的科技成果的评价体制,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机制和多渠道引进资金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至少应包括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激励措施和利益分配上,要根据科研人员不同的分工和行为,采取不同的激励管理模式。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给予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应有的经济奖励,对于优秀的开发人员,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人才选拔等方面适当考虑,甚至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这样就可避免高校科研人员抛开学校违规私下进行开发和成果转化,造成高校技术流失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的权重,必须改变导向,将科研人员解决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业绩,考虑在评价体系中。要把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学术水平、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使得每个人都重视产学研一体化,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雷红涛介绍,食品学院多年来始终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等,坚定不移地多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食品安全团队与企业密切合作,重点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从技术、平台上等一无所有,到突破一系列共性技术难题,90多个种类农药、兽药、非法添加物的速测产品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食品学院建立的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不仅更好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也培养出了多名国家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韩剑众:

  探索现代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韩剑众认为,当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有关方面主导的对学校的考核评估,导致学校对教师及科研人员的考核是以SCI文章、影响因子、基金项目等为指标,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同程度地与产业脱节,取得的成果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也就谈不上转化;二是教师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在学校层面还没有明晰,教师有担心和忧虑;三是成果持有人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韩剑众认为,真正做好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是要让科研人员和团队不担心政策变化,要有定心丸;其次是要制定适合不同科研人员的激励考核制度,无论做转化还是做推广都能在职称评定、考核奖励等方面得到认可。

  韩剑众说,食品学科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应用学科,与产业联系十分紧密,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热点领域。食品作为终端快速消费品,是典型的市场化商品,从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监管直到消费的全产业链,集中体现了现代工程过程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本质内涵。商品化、市场化对食品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而这些都离不开优秀人才。当前,市场经济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综合化、多样化的全新要求,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具有产品设计、开发和市场创意经营能力的多样化工程人才,市场经济时代工程教育和商业教育之间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从纯粹技术主义的传统工科教育走向综合性的现代工程教育,是推进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坚持积极探索商科类院校的食品专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工商融和”的现代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新理念,在依托传承商科类院校食品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传统及优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商业思想和商科教育的精髓,努力为中国食品工业和国民人体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

  瞄准市场和企业需求

  地处西部的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酿酒研究为特色的食品学院,一直重视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院长邱树毅说,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要研究人员的工作要瞄准市场和企业需求,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科技成果,就开发研究什么样的科技成果,只有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科技成果,才能顺利实现转化。二是要有与市场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懂科技的教师,一般来说学院的科研团队中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知道市场的需求,因此,科研团队中应该有与企业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的老师,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市场需求,也能够知晓科研团队的成果,这样既懂科技成果价值,又了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与各方面的人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有助推进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近年来,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在酿酒、特色食品行业为企业设计和开发多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些成果在企业顺利实现成果转化,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邱树毅强调,对于复合型人才的使用,一是要给予一定的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平台和处置权;二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尽管贵州处于西部地区,企业规模小,成果转化收益相对较少,但还是要形成好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成果转化。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院长王晓曦:

  源于生产一线的成果更容易转化为生产力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院长王晓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来源于生产实践第一线的成果才是有血有肉的成果,才更容易转化为生产力。”

  王晓曦介绍,河南工业大学作为新中国设立的第一所粮食类本科高等院校,“因粮而立,为粮而育,依粮而为,缘粮而兴”。粮油食品学院作为最具特色的重点优势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专业特色、服务社会需求的基本理念,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及时服务行业、回馈社会。学院坚持“粮油”特色,不追随、不跟风,长期坚持在粮油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并保持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因此,科技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方面,鲜明的特色吸引了社会企业、机构等主动与学院谈合作,促转化;另一方面,学院鼓励科研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到其他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中去,参与实际生产,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公益性兼职,参与科学宣传、专业知识普及等。学院油脂工程、粮食加工、粮食储藏等专业多位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基础上,长期在国内外大型油脂、粮食加工企业等兼任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他们能够随时掌握行业最新的技术需求和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科研项目面向生产一线,科研成果第一时间服务于社会需求。

  王晓曦同时强调了培养适应成果转化需求的“特色”人才的重要性。“特色”涵盖的实质就是“粮食”“行业”和“社会需求”。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不仅重视“校内”培养,还特别重视“校外”实践,指引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能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走向社会,让学生亲身体会行业需要和社会需求,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转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院长白卫东:

  切实为基层食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致力于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服务重点领域,扶持重点企业,在将岭南食品不断发扬光大,服务广东地方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院长白卫东也坦言,当前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成果和企业如何实现无缝衔接。学院有很多技术成果,但实验室的研究在向企业转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和企业密切配合,深入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技术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二是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很多是前瞻性的或前沿性的,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被理想化,脱离市场。再好的产品,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市场销售好,才是有产业化前景的好产品,因此,科研人员一定要处理好理想和市场的关系。

  白卫东介绍了轻工食品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益经验。一是在学院设立企业公共实验室,邀请企业研发人员到学校来,让企业的研发人员、工程师和高校教师一起做实验,一起搞研发,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高度融合,不仅沟通快,而且很容易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成果。二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要求教师必须每个月在企业工作一定的时间,真正深入生产一线,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学院已有10多位企业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的效益比较明显。

  白卫东说,作为一所地方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长期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注重实践,扶助农工。学院每年都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包括企业调研次数、举办技术培训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等,目的是希望切实为基层食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

  真正筛选出适合企业需要的科技成果

  对于许多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可以直接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而科研院所追求的多是论文的质量,对研发的成本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不甚重视;而企业则要考虑投入产出效应。“要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科技服务平台的搭建至关重要。”朱希铎认为。

  朱希铎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和项目的增多,积累下来的科技成果十分丰厚。但朱希铎在调研中也发现,一端是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科研院所开发了如此多的好成果,另一端是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企业、产业对科技成果的强烈需求,但哪一项科研成果能帮助解决创新难题——对于企业来说,一筹莫展,无从判断。朱希铎通过多年的实践找到了科技成果落地的瓶颈。“转化科技成果是一项服务,是一个产业链,这一环节还未打通。”朱希铎强调指出,缺乏的是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承受度评价系统和筛选服务。

  朱希铎认为,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可以落地。而对于适合落地的科技成果,还要判断它还缺几步才能实现市场化,才能真正筛选出适合企业所需要的科技成果,如何精准地判断企业的需求也十分重要。

  朱希铎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服务产业,一个业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端复合型产业。他建议,给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一个准确的定位和相关政策扶持,则会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铺平道路。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理事长毕金峰: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毕金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应是一个链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多方资源,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一方面需要科研人员转变思路。另一方面他也提醒企业,成果转化并非一蹴而就,认为有了技术、设备就可以实现,而忽视了品牌等问题。同时,毕金锋也强调,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形成合力,为其配备资源,如融资机构的介入,专家的力量,政策的扶持等。谢玲/选题策划  潘锋 王薇/文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油料功能脂质创新研究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下一篇:“打假”成为两会高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