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吃不完“兜”着走,用力过猛

2018-03-09 10:09   浏览量:15044   来源:

  近日,江苏扬州一小学要求,食堂备保鲜袋,吃不完的饭菜要求学生打包带走。经过一周时间运行,目前全校1800多名用餐学生,只有100多人餐后需打包。据悉,老师还会将学生吃饭情况反馈给家长,并将其表现纳入到学期末评价,与评优挂钩。

  呼吁不浪费,确实很有必要。涉事学校还专门为此设计了一系列配套服务和量化考核方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其用心值得认可。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设计只有好的“开头”,却少了合理自洽的“过程和结尾”。

  吃不完的饭菜要求学生打包带走,确实有助于避免浪费,但学生们打包带走的饭菜到底去了哪?诚如一些网友质疑的,很多学生将剩菜剩饭带回家估计也不会再食用,个中的卫生问题与健康隐患也值得注意;而若是随手扔掉,那“打包”也就是虚应故事。

  需要厘清的是,“不浪费饭菜”从不是学生一方的责任,有些学校完全也可以通过改善食堂伙食工艺提升学生胃口,灵活给量,探索餐厨垃圾统一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来避免资源浪费。

  一般来讲,在学校食堂吃饭,学生们往往是被动接受者,其个体口味偏好的差异性难以得到满足。在此前提下,一些学生因个人原因而“吃不下”某些饭菜,可以理解。区别于成人消费者自由点餐所造成的浪费,食堂有什么就只能吃什么的小学生们,被强加某些道德义务,未必妥当。

  毫无疑问,从小教会孩子们爱惜粮食颇具意义,可究竟要用怎样的手段、实现怎样的效果,显然值得一些教育者用心思考。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国家重要领导人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
下一篇:鲜奶分级国标是对乳业的正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