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酒庄号深度观察|酱酒中场洗牌,如何避免被淘汰出局?

2022-03-18 08:31   浏览量:10187   来源:品牌传播网

  酒庄号、中国食品报中国酒周刊报道

  处于酱酒发展新周期,政策红利、市场机遇来临,酱酒生产企业们该如何面对?产区该如何面对?3月12日,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会长吕云怀对酱酒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的观点。

  遵义产区的酱酒,产能50万千升以上,营收600亿元,利润200亿元。2022年是遵义产区、酱酒产业新周期的开始。对遵义产区和酱酒产业都是利好。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做到‘慢’‘静’‘沉’三个字。

  动作要快,事情要慢。动作快,快在将产能、产量、质量等等,做得又快又好。事情慢,慢在遵循酱酒的规律,把支撑产能、质量、品牌的事情,比如工艺、人才等等,做得更扎实。

  产业发展,需要冷静。我们对酱酒产业未来,就更要有责任和担当。这份责任与担当,就是企业发展要镇静。今天取得较好效益的酱酒企业和品牌,面对利好我们切不可热昏了头,必须坚守传统工艺,坚持匠心酿造,坚持品牌底线!

  高速发展,下沉强基。站在酱酒新周期的新起点,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巨变。经历了一轮大发展的遵义产区,受到政府相关部门重点关注和局部调控,产业整合势不可挡,产区分化势在必行,遵义产区必将继续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这个时候产区要沉下来。要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明确方向,明确目标,协同推进,在品牌、品质、工艺、环境、文化上狠下功夫,夯实基础才能突破进取,才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的白酒行业,酱酒是当仁不让的话题王、消费主角儿。酱酒作为酒业的关注焦点,从2021年上半年的“狂热”到下半年趋稳的转变迹象。

  酒庄号团队调研酱酒市场观察到,酱酒版块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内,一批意欲抢入酱酒前沿赛道的品牌在市场上声量高起的同时,除了产品品质外,还集中显现出酒企缺乏契约精神、肆意提价、宣传过头、急功近利等迹象。

  酱酒中场开始洗牌,如何避免被淘汰出局?

  洞见一:

  不要让个别的浮躁,误了酱酒大好前程

  酱酒热之下,机场、高铁、地铁、短视频上,酱酒成为广告冠军。业内人士调侃,“论广告费占比,很难再找到一个行业能跟酱香酒相比了。”

  还有个别新兴酱酒产品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品质打造上,而是借助名人效应及广告投放解决认知度,以代言人效应提高产品的认知度,以圈钱、圈经销商为目的,借此也圈了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

  在“快钱”理念驱动下,如一些投资商重金砸广告的背后抬高定价,甚至通过牺牲产品品质的做法来挣利润。借助铺天盖地的广告抢资源、抢渠道,看似市场火热,实则刺激了经销商进货囤货,市场卖不动,导致所谓的酱酒热成了厂家和渠道商一头热的局面,显然为日后市场爆雷埋下隐患。

  经过快速发展,资本的浮躁本色尽显。无论是大资本、小资本还是ST上市公司,借助酱酒热快速拉升股价,炒作与图谋赚快钱,或许对很多资本来说,蹭了之后可以快速圈钱走人。

  同样,有些品牌用上市为诱饵画大饼,为了做大市场,以市值为吹牛标的实现圈钱圈商目的,设计圈钱政策、套路经销商、诱使或逼迫经销商压货囤货,自身业绩做得很好看,却导致经销商库存陷入堰塞湖状态。同时,酱酒在渠道内的市场存量惊人,影响新品的流通渠道畅通,并对酒厂不断的涨价构成极大影响,市场价格混乱,口碑下滑。

  在业内专家看来,事实上,真正检验“酱酒热”纯度的是酒桌上的开瓶率,而不是经销商的库存厚度。产品卖点雷同、包装互相模仿抄袭等,导致行业严重内卷。

  在酱酒市场,众筹成为一些品牌吹嘘的资本和圈钱、圈粉、圈商的手段。过度营销、借鉴股权众筹模式,通过股权绑定新生代经销商,拉拢无数冲动者“入局”。

  在贵州白酒圆桌会议上,中国酒业泰斗季克良在称这轮酱酒热超过1989年,正告企业家以史为鉴,对匠心与环境保持敬畏必不可少,但真正重要的是敬畏消费者,“不要小看消费者,不要忽略消费者,更不要欺骗消费者,是坤沙、碎沙、翻沙,就卖对应的价格。”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也发声,在品类热的情况下,要警惕价格虚高、杜绝质低价高。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酱酒品类热度传导主要停滞在渠道端,渠道热形成渠道“堰塞湖”,尤其酱酒开瓶率不高的现实问题,产业过渡集中在中、上游两段。

  正如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都需要市场的自我调节来解决,当下的调整恰好是一个自愈的过程,警告大家“要踏实”。

  2021年茅台终端价格失控、白酒上市企业估值过高、酱酒产业投资泡沫化等问题引起国家层面的重点关注。8月2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与中国价格协会联合举办白酒行业约谈会多家酒企高管,并对白酒产业进行了包括资本在内的多项管制。

  为了持续推动贵州省酱酒发展,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稳妥推进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无疑,2022年酱酒红利增加、产业洗牌、违规乱象必将暴雷灭亡的趋势,同时也给出了酱酒市场即将洗牌的强烈信号,将促进赤水河流域酱香酒行业的发展。2022年的白酒市场将是更加火热且残酷的一年,这对许多白酒酱香品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酱酒品牌崛起,如何引领酱酒产业未来?

  在酱酒热之前,不少新晋者崛起拿到了“新名酒”的“入场券”。仅从规模上看,2021年习酒、国台两大酱酒品牌正式进入“后百亿”时代,金沙、珍酒突破五十亿大关,钓鱼台营收也突破三十亿。

  显然,随着酱酒进入品牌热,高端酱酒存在更大的市场变数,君品习酒、珍30、摘要15年、夜郎古大金奖、金酱传奇、丹泉30、钓鱼台等高端酱酒势必会在2022年迎来新一轮发力,成为酱酒扩容的主力军。

  纵观名酒“定型”的三十年里,以2021年营收30亿元为界,长期保持发展势能的名酒企业、强势崛起的酱酒企业、深度布局全国市场的大众白酒企业,正在成为中国酒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从2017年的1593家,降至2021年度末的965家,近四成的规模以上酒企退出了市场,白酒企业的竞争格局严峻,地方龙头和传统名酒的价值在不断上升。

  从2021年各大酒企的销售数据和业绩可见,头部名酒酒企的规模效应正变得越来越显著,茅台营收突破千亿,五粮液营收高达667亿,郎酒、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酒等名酒品牌,和长期致力于大众白酒市场开拓的牛栏山、劲酒营收同样高达百亿以上。

  而到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是酱酒高速增长的爆发期,白酒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内卷”的行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白酒行业名酒品牌利润上升空间较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国台、金沙、安酒、珍酒、仁怀酱香酒、夜郎古、金酱、贵州醇、黔酒股份等酱酒品牌起势凶猛,成长为一批优秀的品牌型酱酒企业。

  而值得的一提的是,这些新名酒有一大共同的要素,具备强烈的品牌意识,在酱酒风口之下看到未来一定是品牌竞争为核心,坚守着放长线发展。这也意味着,品牌竞争成主旋律,好的酱酒品牌会越来越好,没有品牌号召力的会越来越难,酱酒行业从品类热向品牌热过渡来临。

  2021年的“八十亿俱乐部”中,十七大名酒以外的新老品牌,占据了四个席位,分别代表着强势崛起的民酒品牌牛栏山与劲酒,以及乘着酱香之风强势崛起国台和习酒。

  习酒与国台,都是在本轮酱酒热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习酒提出,2022年将力争达到“省外市场销售占比超过75%,高端产品销售占比超过70%”的发展目标。

  同样,百亿之后国台表示,2022年要把百亿重做一遍,不再急于奔跑,而是低下头来,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让国台从市场规模、品质高度、品牌美誉度都符合人们对“名酒”的要求和期待,真正开启中国酒业“新名酒”时代。

  这些全国化、高品质的白酒品牌,展现了强大的品牌势能,从市场认知、营收规模、全国化布局来说,已与全盛时期的名酒企业不相上下。

  事实上,如何打造产品品牌是酱酒企业掌门人深度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二线酱酒企业更需要解决目前产品品牌化的问题。而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的问题,酱酒企业应该是围绕目标消费者确定其品牌定位,而不是围绕经销商。目前不仅贵州二线酱酒,还是北方酱酒企业更多的都是围绕经销商在做定位,如贵州第二、茅台第二等,或者是北派酱酒都是基于贵州茅台酒做的跟随定位。

  从市场上看来,解决酱酒产品品牌化需要首先解决产品认知度的问题,其次是提升产品认可度,最后就是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业界认为,酱酒企业已进入品牌新发展周期,未来一定是酱酒品类热到品牌酱酒热,竞争主角一定是有品牌力的酱酒。到2022年低成本建立品牌势能的窗口已经关闭,暂时进入强势品牌内部优化和跨越发展稳定期。

  “做好品牌才是酱酒长久发展战略,随着酱酒品类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个时期,酱酒品类一片繁荣,酱酒品类到了成熟期,能够胜出的一定是具有品牌力的企业。”品牌传播专家叶歌认为,凡是回归白酒本质,坚守长期主义,走质量与品牌结合之路的白酒企业就是中国名酒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的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名酒。引领下个时代的新名酒,应当具备这样的名酒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指引着中国酒业发展的新格局。

  显然,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值得整个行业持续探索的重大命题。

  洞见三:

  产业高质量,酱酒未来走向何方?

  种种迹象表明,酱酒的品牌战略定位与差异化发展,更聚焦、更贴近消费者,也是对“酒是用来喝的”理性价值回归的呼应。

  环顾当前酱酒产业,酱酒品牌云集,每一家拥有品牌力的酱酒企业也都拥有各自的专属文化IP,如茅台拥有文化茅台,郎酒主打“三品”文化IP,夜郎古喊出“艺术酱香”等,任何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品牌战略定位。

  在酱酒热背景下,核心酱酒产区茅台镇正显露出“两种热”,一种是因企业的“不成熟”制造的干扰声,一种是在习水、金沙、赤水、古蔺等酱酒区蓬勃向上的扩能声音。

  号称茅台镇“第二大”的国台酒业,2021获得“千亿”品牌价值,但传出危机、商誉、口碑、市场信心出现暴雷。从启动上市计划、绑定经销商、业绩暴增到主动撤回IPO等,在销售破百亿背后,国台酒业遭遇经销商集体起诉。如今,坊间舆论没有停息。

  2021年11月16日,国台酒业被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单,理由是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2022年春节期间,20多家经销商因为酒厂规则随意、价格倒挂、单方面改变配额、延迟发货、硬性捆绑销售关联企业产品、不兑现返利等原因导致亏损,准备集体状告国台。

  另一方面显露的是,茅台镇作为酱酒热的核心地带,带动了如习水、金沙、赤水、古蔺等其他酱酒产区在包括资本、产能、关注度、影响力、品牌、区位优势等元素同步提升,因此形成了酱酒热产区联动,这就是茅台镇带来的溢出效应。

  实际上,茅台镇在本轮酱酒热中作为领航者,前期受到了资本的强势围猎,大量资源已被圈占,资本获利空间逐渐被压缩,资本、产能等要素转而投向习水、金沙和赤水河流域去寻求酱酒热带来的产区红利。

  在贵州省有关酒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构建仁怀+习水+金沙三极”的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对习水和金沙两个酱酒产区进行了定位。

  贵州省发改委公布的“2022年贵州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中,共有68个涉酒投资项目,预计新增产能28万吨左右,其中酱酒新增产能17.81万吨,占比达到63.6%。涉酒项目总投资合计达776亿多元,其中涉酱酒新增产能项目投资为400.46亿元,占比51.6%。

  从中可看出一些风向:其一,仁怀产区依然是投资热土,新增酱酒产能为3.73万吨,新增投资总额为65.38亿元。其二,从清单可见资本砸向习水和赤水两个产区的项目新增酱酒产能达到4.6万吨。其三,投资于仁怀产区、习水产区和赤水产区的涉酒项目为民间资本,显示出了民间资本对这三大产区的投资信心。其四,在总投资额超过20亿的10个涉酒大项目中,金沙产区、习水产区、赤水产区、仁怀产区投资额分别为174.89亿元、70亿元、30亿元、26亿元,以及贵州珍酒投资136.81亿元与扩建和技改项目。

  毫无疑问,以千亿规模引领酱酒巨轮的茅台独占鳌头,成为让诸多的酒企望尘莫及的酱酒第一梯队。单是一个茅台酱香系列酒,在短短三两年内其销量将从3万吨增长到5万吨。

  习酒、郎酒、国台以百亿规模贡献出中间力量,成为酱酒第二梯队。其中,习酒窖藏1988成为百亿大单品也指日可待。郎酒除了销售佳绩不断,其庄园的重磅呈现也是行业新营销的创新标杆。

  金沙、钓鱼台、珍酒、金酱的“四强崛起”向着百亿目标迈进,成为酱酒第三梯队。其中,金沙酒业的摘要销售收入突破15亿只用了两年,珍酒更提出了发展到10万吨的目标,金酱全国化的启程被山东、河南、广东等省的经销商追捧。

  仁怀酱香酒、宋代官窖、贵州安酒、紫禁城、贵州汉王、椰岛贵台、广西丹泉、湖南武陵、四川潭酒、山东云门春等“诸侯纷争”以十几亿的规模占领着各自市场,成为酱酒的第四梯队得到行业瞩目。

  500-1000价位区间不适合新品进入

  当前,酱酒产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去库存化”,解决开瓶率的问题。

  尽管在过去酱酒产业发展上升阶段,主要停留在资本热和渠道热两大方面,而一个品类要实现长久可持续就必须回到消费品的基本形态,让消费端热起来才是核心关键。

  受库存增加、成本上涨、流通渠道受阻以及资金紧缺等综合因素影响,理性的开发商将会减少对贴牌产品的需求,上游酒厂如果不能放大主线产品的发展,且在2021年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有产品销售渠道,2022年收益将会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在2022年推出500—1000元价位产品的酱酒新势力、新品牌,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因为老牌酱酒企业比如钓鱼台、习酒、国台、摘要同样面临动销减缓的问题,新品牌如果继续涌入这一价位渠道抢夺市场,在没有充分创新的前提下,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如今一些酱酒新兴品牌则着重于辅以精美的包装,既没有品牌支撑,又没有渠道支撑,甚至毫无消费者认知的情况下,仅凭几个路牌广告,就标榜为上千元酱酒贵族,价格动辄超越茅台、习酒、郎酒等深耕市场多年的老牌酒企,显然缺乏自知之明。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新兴酱酒品牌在酱酒热潮中存在野蛮生长,其快速增长的背后不是真正让消费者接受,更不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长期忠诚,这时候要思考如何落地扎根,靠定制几款天价产品就想俘获消费者,这样天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高端圈层团购是中高端产品的靶心

  值得注意的是,团购渠道的建设是2022年中高端酱酒的重心,如果不能掌握团购资源,中高端产品也就失去了市场存在感。

  中高端白酒的销售通道核心在圈层,圈层的建立依赖于掌握着庞大团购资源的商家,但圈层对产品的品牌力、故事性、价格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有科学的决策和市场规划,并不是随便一款产品就可以适合圈层营销,这相当于自杀式营销。

  事实上,在谈酱酒热、卖酱酒的当下,酱酒在消费端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是和行业端一样火热。目前来看,酱酒只是山东、河南、广东三个省级市场已在消费端完成了消费引导,而在其他省市的消费者并没有完成消费转化。精准的营销策略和对消费者的深度把控,对于传统品牌来说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在业内看来,目前只有茅台酒是行业端和消费端一样热,目前酱酒企业还是聚焦跑马圈地,酱酒企业需要继续下沉进行消费者口感培育,文化深度的传播、服务的用心,酱酒消费者还处于“萌芽”阶段,开发市场还有很大机会。

  因而对于经销商来说,选择往往大于努力,而在当前的酱酒生态下,新的传播模式或许正是其掘金的优质选择。

  洞见六:

  疯狂扩产的背后,警惕产能过剩

  酱酒“扩产”,无疑成为当下白酒行业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近两年中,郎酒4万吨酱酒投粮、投产;珍酒2021年总产能突破两万吨,新增1.1万吨;金沙酒业3万吨/年基酒扩能项目一期5000吨基酒扩能项目竣工投产,产能由1.9万吨提升至2.4万吨;安酒今年下沙24000吨,全面迈入“2万吨酱酒俱乐部”。

  在业内看来,产能的持续扩张为名企的全国化布局提供了后期保障,从背后的因素来看,名企的产能项目的加大,是名酒对品质的加码,也是布局“长线”思维的一种深度体现,同样也是产业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的显著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开年仅两个月,扩产战开始。

  1月,贵州茅台拟投资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2月16日,习水县与史丹利集团举行1万吨酱香酒技改项目签约仪式,成为了在习水产区落户的又一位万吨级的重量选手。2月25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项目也正式开工,投资82.6亿元。

  到了3月,扩产信号更为明显,金沙根据“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将新增原酒产能,对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7.5亿元。

  贵州省下达了2022年省重大工程项目名单和推进计划,安排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347个、年度计划投资6448.79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945个,年度计划投资1921.59亿元,包括习酒、国台酒、珍酒改扩建等转型升级项目等。

  在“十四五”期间产能做出规划中可见,到2025年仁怀酱香酒产量要达到50万千升,习水要实现“保底25万千升,力争30万千升”的产能目标。

  而据统计,全国酱酒现有产能大约60万吨左右,而在建、扩建、以及已披露的新增产能计划,大概有30-40万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能扩大了50-60%。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的扩产潮周期还将持续拉长,同时,随着名酒集中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名酒的需求量将会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以此扩产来保证未来市场供应体量。

  不容忽视的是,酱酒的狂飙突进,也引来了跨香型、跨酒种企业,以及业外资本的投资。洋河、劲酒都是早早入局酱酒,水井坊意图联姻国威酒业、海南椰岛牵手糊涂酒业、贵州醇并购青酒、蔺郎,众兴菌业拟现金收购茅台镇圣窖酒业。。。小家电巨头红牌集团布局谋划酱酒版块,去年上半年以来,中海洋、修正药业、吉宏股份等企业也都跃跃欲试“瞄准”酱酒产区。有点如愿以偿,有的还在试水探路。

  以业内看来,由于酱酒利润高,传导速度迅速升温,渠道迅速跟进,产区大干快上,总体表现就是过热。事实是,产能稀缺是暂时的,产能过剩是一定的。在四川酒类流通协会会长铁犁看来,最迟在2023年左右,酱酒可能会出现供应量饱和、过剩的情况。

  在白酒企业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的当下,对品质的坚守,对市场的深耕才是重点,而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产能之上,未来产能的比拼也将会提升到更高维度,但也需要理性看待扩产问题,品质才是王道。

  值得关注的是,就酱香型白酒的产地来说,除了贵州茅台镇外,还有四川、山东、河北、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多个省份都出产酱香型白酒,共同构成了中国酱酒的多姿多彩的酱酒产区版图。

  其中四川酱酒产能也已达12万吨,仅次于贵州。除郎酒酱酒战略明朗外,舍得于2018年就开始生产酱酒,命名“陈香”,超高端产品吞之乎已经开始市场布局;五粮液酱酒产能超过大多数酱酒企业,自2015年上市的开发品牌15酱多年来也只能保持低调;川酒集团也以“国酿”“红赤渡”等布局酱酒赛道;水井坊所在的邛崃,事实上也早就展开了酱酒生产。

  四川目前的“川酱”声量不够大,思路不够宽,虽然有生产任何酒种优势的四川,“浓酱双优”口号喊出来了,但除了泸州古蔺的明显主力优势,其他产区目前还不见进军“酱酒版块”想大干一场的迹象。

  业内专家认为,头部酱酒企业、特色企业受产能过剩的冲击较小,至于那些缺少品牌投入、不做市场、没有特色,宣传只重外表吸眼球吆喝的,不重视内在企业文化品质打造品牌传播推广的酱酒企业,还有只知道蹭品类热点的靠炒热点“蹭流量”过日子的,将会被无情淘汰出局。

  洞见七:

  持续酱酒热下,去除浮躁冷静思考

  纵观酱酒发展历程,酱酒经历了从过去茅台独木支撑,到品牌阵容的快速爆发,特别是第二阵营、第三阵营的品牌迅速崛起的发展过程,促使酒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时代。

  酱酒热催生了各地酱酒企业以及其他香型企业投入酱酒市场,不变的是核心产区的优势。

目前,产区集中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晰,将形成“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这意味着,未来酱酒的内部竞争,一定是依托于茅台镇、仁怀、贵州、赤水河核心产区的规模赛竞争。

  观察一:

  酱酒全国化到全国化酱酒,还需要多久?

  在酱酒热中,诞生了河南、广东、山东成为酱酒品牌扎堆的主战场,而贵州、广西作为核心产区酱酒氛围同样浓厚。在大环境催化下,浙江、福建、湖南、陕西、北京、河北、天津、江西、四川开始升温,可能是将崛起的消费“明星”。

  这意味着,酱酒氛围也开始辐射到全国其它省市。从酱酒全国化到全国化酱酒,说明这一品类的发展成熟,也是全国化酱酒进程显现,酱酒品类增速会放缓,基本趋于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河南酱酒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是目前“重度酱化”的代表性市场。目前包括茅台、习酒、郎酒、国台、金沙、珍酒等知名品牌,以及来自茅台镇的中小酒企以及品牌开发产品已开展争抢这片“热土”。

  而从价位来看,省会市场以200-300元价格带体量最大,以“国金珍钓”开发性产品为主,次高端及千元价格带主要以飞天、青花郎和君品习酒为主。地级市市场以150元左右价位的酱酒最为畅销,且开瓶率较高。

  观察二:

  明智选择酱酒的主流价格带

  与浓香白酒相比较,由于“茅台热”的主要原因,酱酒在价格带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的发展结构,先构建了价格天花板,在逐次向下衍生,让渠道端、消费端产生了酱酒即是高品质的共识。

  具体而言,从过去两年酱酒市场营收规模分层来看,飞天茅台引领超高端酱酒近千亿规模,次高端以400亿元规模紧随其后,然后是高端、大众消费端。业内专家表示,对于新品牌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做性价比产品,500元在这个价格段内,已有了钓鱼台、习酒、摘要、郎酒等诸多品牌可以选择。

  因此,造成大众酱香价位段的竞争相对缓和,形成茅台酱香酒系列茅台王子、茅台迎宾酒为代表。未来,酱酒要成为真正主流香型,这一价格带的热度传导固然重要。高端、次高端市场具有消费能力强、圈层收入高的特点,不过目标人口基数小。相反,中低端的大众价格带拥有消费者数量基数大,消费能力相对实惠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依然是969,指导零售价还是1499,高于1499的部分是市场对茅台品牌的溢价。飞天茅台零售价3000多,并不意味着酱酒品类内所有的品牌都能以茅台为标杆实现高端化。而且茅台的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周期,中间有过阵痛,也有过2015年前后的短暂市场价格倒挂。

  观察三:

  营销的选择非常重要

  最好的营销模式永远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认真培育市场,日积月累打好基础,才能基业长青。尤其是在面对诱惑时,依然能坚持最笨拙的逻辑,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不盲从。

  事实上,今年酱酒的主题是去库存、去品牌,所以在增加销售品牌方面需要慎重,2022年是市场调整期,作为经销商还是需要审慎观察,“做减法不做加法,不亏就是赚”。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百花齐放的酱酒市场将不复存在,酱酒行业分化不可逆。2022年酱酒行业向上增长仍是不可逆转,只是从品类热过渡至品牌,正式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这意味着拥有一定实力的酱酒品牌,头部酱酒品牌在未来会越来越好,中小品牌突围难、劣质酱酒逐渐出清会是大趋势,有足够优质酒的中大型品牌则会享受更多行业红利。

  观察四:

  梯次化格局更清晰,渠道热转向消费热

  如果说浓香白酒走过的路是“浓香头部名酒+区域浓香龙头+地产浓香的梯次化格局”的话,那么酱香白酒还会重走一遍的梯次化格局“一超多强众优”则越来越清晰,未来也会逐步形成类似于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强”的产业格局,分别对应名酒品牌、区域名酒、原酒阵营梯队。

  中国资深酱酒产业研究专家权图认为,2022年-2027年酱酒产业发展将进入中场,酱酒将从品类扩张期,开始逐步转向品牌竞争期。品牌是所有消费品的第一竞争维度,酱酒也不例外。酱酒中场就是品牌型企业收割非品牌企业、大型企业收割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的时代。这一时期酱酒企业数量将快速减少,酱酒的品牌阵营形态逐渐明朗,品牌和价位逐步轮次排位。同时,整体产业和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壮大,资本价值快速放大。

  权图表示,2022年开始,随着品牌竞争成为酱酒行业主要发展方向,除了赤水河流域核心产区外,其它产业也会逐步零星形成区域酱酒龙头的点状,与来自核心产区的品牌同台竞争的情况更加突出,而部分没有品牌力的中小企业,则会在竞争中逐步淡化,转向其它渠道模式,为品牌化的酱酒品牌在传统渠道中的发挥让路。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认为,2022年酱酒行业迎来从渠道圈地到消费圈粉的时代来临,真正进入C端化时代。过去几年酱酒主要是品类扩容快、商业接盘快、品牌崛起快,然后酱酒圈地圈商;换句话说,就是染酱率高、投资率高、经销率高的特点。但是20202年酱酒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所以下一步是“品牌竞争+动销竞争”,在酱酒下半场每个品牌一定要做消费者动销、渠道动销;关键命题就是营销下沉、渠道下沉,深挖消费需求,实现品牌圈粉,通过动销拉近消费距离,拉长品牌的记忆。

  在权图看来,近年来酱酒的大势崛起,离不开优秀产业资本的长期大力投入。几乎每一个优秀的酱香酒品牌后面都有大产业资本的支撑。他认为,“未来酱香酒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能、品牌和团队的竞争,但本质上一定是实力和资本的竞争。酱香酒产业一定会从品质竞争走向品牌竞争,最后走向资本竞争。只有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做到全能冠军的企业,才有资格跑完酱香酒全场。”

  行业人士预判,未来的白酒行业将是加速向后百亿、后千亿企业集中的超级集中时代,这其中,酱香型白酒的占比尤为可观。从数据来看,未来三年,中国酱酒整体销售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占比在白酒行业中高达40%。

  品牌传播专家叶歌认为,酱酒处于中场阶段,正在从上半场的狂热开始步入目前的中场理性阶段,有先知先觉的已经沉下来思考判断未来的路了,而有很大部分缺失理性思维,产能基地没有、研发人才匮乏、产品营销模式无创新、品质文化根基底盘不稳等,仅靠忽悠想骗取信任,靠超高定价博眼球吸引经销商、吸引消费者是行不通的。长期主义、品质主义,“信任、信用、信仰”应该成为企业始终坚持的商道精神。

  酱酒大战,香型之争,你怎么看?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消费观察:3.15打假路“堵车”更“堵心”,消费乱象为何禁而不绝?
下一篇:褚酒离开云南贴牌茅台镇生产 打造云南名片的风雅颂可以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