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叶歌观酒 > 正文

食安谣言一波又一波来袭 直面虚假信息还需快准灵

2017-03-01 13:59   浏览量:15254   来源:

  食品安全科普专业人士云无心畅言科普辟谣

  “塑料”近来成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网红”。“塑料大米”“塑料紫菜”“火烧塑料粉丝”……似乎人们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时间都成了危害身体健康的“假货”。造谣者随口一句话,造成公众恐慌,相关行业莫名“躺枪”——这样的情况恐怕即将成为过去。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期起草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给食品安全信息欺诈进行了定义。

  “社交媒体是各种虚假食品安全消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建议食药监新闻司和网信办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发布规则和尺度,把虚假信息监控作为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一起,对信息真伪进行甄别。该删的第一时间删除,不是删除之后就万事大吉,还需要追究不实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要切实行动起来,不能坐视食品安全谣言沦为社交媒体谣言的重灾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在“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上表示。

  “谣言猛于虎”,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谣言,众多的科普工作者挺身而出,为击破谣言“操碎了心”。在他们的科普辟谣路上,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又有哪些好的建议?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访了长期奔走在食品安全科普工作一线的云无心。

   辟谣时机——在谣言诞生前就掌握主动权

  有着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生物系硕士和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博士的专业背景,又擅长以幽默犀利的文风以理服人,云无心的科普深受读者喜爱,他的粉丝亲切地称他为“云大”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辟谣战术需要快准灵。”云无心表示,食品谣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性很强的,另一类是长期流传的。对于前者,通常是因为某个新闻事件而受到巨大关注,从而广泛传播。针对这种类型的谣言,辟谣最关键的是时效性。对于谣言所涉及的话题,大多数人都没有基本认知,就像一张白纸。谣言的出现就是在这张纸上留下图案。大多数人出于本能会把最先接收的信息当作“正确”的,时间越长,这种错误认知在头脑里就越牢固。而辟谣,相当于要把纸上的图案擦掉,再画上正确的。但是很多人会本能地反对清除他之前接收的信息,谣言传播的时间越长,排斥反应就越强烈。尤其是有很多人自己也参与了谣言的传播,接收辟谣的信息相当于否定自己。自我修正是一种“自我打脸”,大多数成年人是抗拒的。所以,辟谣的信息出现得越早,效果就越好。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度迅捷的时代,甚至可以做到辟谣比谣言到得早。先看到辟谣信息的人,哪怕粗粗看了一下“没有往心里去”,在谣言到来的时候也会有很强的免疫能力。

  在多年开展科普工作中,云无心参与过两个很成功的案例。一个是母乳检测,有家奶粉企业策划了一个“全国巡回母乳检测”,真实目的是宣传他们的奶粉。当时云无心正好写了一篇关于母乳检测的科普,营养界另一科普作者王兴国得到了活动启动的邀请函之后,就和云无心联系,要揭开“母乳检测”的谎言。于是他们共同起草了一份声明,并邀请了微博上多位关注儿童健康的科普者,签名批驳这个活动。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此事,得知真相的公众对这项检测的最终目的有了了解,这个项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另一个案例是美国的“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简称A4M,在中国大肆欺骗消费者,并要在上海举办“世界抗衰老医学大会暨再生生物科技博览会”。当时不仅欺骗了许多专家为他们站台,甚至得到了部分官方的支持。在大会开始前几个月,科学松鼠会组织了一次“组团打怪”,发动其相关领域的成员从各个角度揭露这个协会的虚假宣传。辟谣文章得到了许多媒体转载,不仅传播了辟谣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体不再以正面态度去报道这个博览会,最后多位专家和多个组织取消了对该活动的支持。

  自媒体——选择影响力足够大的平台

  云无心认为,对于辟谣者来说,除了自己快速地写出辟谣文章,更为关键的是有发布迅速、传播能力强的媒体平台。对辟谣者来说,果壳网、丁香园、今日头条等,都是可以快速发出辟谣信息、传播能力强大的网络平台。自媒体如果没有好平台的支持,辟谣效果会大受影响。有一些传播平台本身就自带“洗粉”效果,即虽然粉丝较多,但科普者的个人粉丝往往都是科学素养比较高甚至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群体,他们对谣言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于不具备太多专业技能的大众来说,辟谣者不应该追求全面和深入,而应该追求简单明了。因为辟谣者面对的辟谣对象可能不会花哪怕几分钟去看他们不能一眼就看明白的内容——如果他们都懒得看,或者看了之后不能轻易理解,就很难接受,也不会传播。

  云无心特别提到,“简单明了”并不是说字数少,更不是“武断”和“不严谨”。用不严谨的表述去辟谣,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胶原蛋白美容,如果辟谣者说“胶原蛋白不能美容”,消费者则会问“你怎么证明”,而“不能”是无法证明的,很多消费者就会觉得你理屈词穷;如果说“没有证据显示胶原蛋白能美容”,消费者接收的信息可能是“没有证明不代表它不能”,反而去相信谣言;简单明了的科普则是说“科学界和产业界花了很多精力和投资去寻找它能美容的证据,但是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找到”,但并不需要深入全面地去介绍科学界都做了什么探索,得到什么结果。

  对于没有新闻性,而是常识性、常年传播的谣言,就需要比较深入、全面和权威的辟谣信息。辟谣者要直接针对谣言的核心,用科学理论和数据“针锋相对”。

  权威专家——不惧媒体,但谨慎发声

  行业内的专家接受专业或者大众媒体的采访是很好、也很重要的辟谣与科普环节。但是经常会看到有的专家因为言论不够准确遭到攻击,甚至造成新一轮谣言的产生,有的专家选择怒对媒体,也有的专家选择从此回避,不再参与争论。“这对公众和专家本人都是一种损失。”云无心表示。他建议,专家在与媒体接触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被媒体的倾向带着走。很多记者在采访时有预设的立场和态度,会诱导专家说出他们想要的话。有时候,专家说的话在前后的语境中是合理的,但被媒体挑选出来,就完全是支持媒体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可能并不是专家本来想表达或者认同的。

  此外,很多专家习惯与专业人士交流,而不熟知普通公众的理解方式,也就经常会出现本来要表达的是“A”,而公众理解成“B”。对于专家来说,应该注意三点:首先,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轻易发声,要敢于说“这个我不了解”;其次,发表观点的时候,想一想会不会被别人误读、曲解和断章取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接受邮件还是语音或者当面采访,媒体成稿后专家要审核与自己有关的内容。

  媒体——与专家建立良好互动机制

  “我们不能指望媒体从业者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云无心表示,“实际上,食品领域非常繁复,即使是专业人士,遇到话题也往往是现查资料。”云无心建议,媒体从业者并不需要把自己变成专家,而应该是把自己定位于“外行”,对于所探讨的话题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找到真正了解话题的专家,尊重专家的意见,而不仅是让专家说自己想要的话。

  云无心认为,好的记者在采访前会自己收集一些该话题的信息,然后请专家来解读、交流。最关键的是成稿后要把全文交给专家审阅,而不是只把引用专家的话拿出来——毕竟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谣言“变异”——以不变应万变

  有很多“与时俱进”的谣言,会经常性地以新形态出现,比如正热门的“塑料紫菜”和“塑料粉丝”。面对会“变异”的谣言,作为从事科普多年的工作者,云无心有一句经典名言:“铁打的话题,流水的读者。”通过网络搜索会发现,“塑料粉丝”早在2004年就有人说起过,断断续续被炒作至今。“针对这种谣言的辟谣,前面说的时效性就非常重要。”云无心认为,具体的辟谣内容其实比较简单,辟谣者只要指出这只是以前的某个谣言的变种,及时强调核心内容。当然,如果科普工作者能够注意措辞和表达形式,让辟谣不再严肃晦涩,让读者感到被尊重、被分享信息,而不是被教育、被嘲笑奚落,让辟谣通俗易懂,让读者感觉到愉悦,那么辟谣的效果就会好得多。罗晨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这些年我们追的新果新菜
下一篇:食评:朋友圈“网红食品”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