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成都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出彩实践

2017-05-12 14:02   浏览量:29266   来源:

  中国食品报讯 自2015年9月被国务院食安办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成都市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总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成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目前,成都市创建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周万生表示,各区(市)县要继续以创建为总抓手,以“智慧食安”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监管方式,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执法监督,凝聚合力实现共治,力争各项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70512111802793.jpg
20170512111802299.jpg

  成都食安城市创建工作总体推进、分步实施

  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成都市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视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把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目前,四川省成都市的各项工作正在总体推进、分步实施。

  2016年5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年四川省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Ⅱ级)应急处置演练在成都市新津县举行;2016年10月,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常态化食品安全进社区进校园宣传、创建工作交流学习会等活动有声有色,使市民食品安全意识在增强,城市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改善;2017年5月3日,成都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会暨食药监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成都市各区(市)县食安办主任、食药监局局长以及负责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和食药监所规范化建设的相关负责人参会。成都市食药监局局长周万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成都市首批161家通过标准化基层监管所验收的食药监所名单,锦江区、崇州市、金堂县食药监局就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基层区县在实干中摸索、在务实中创新

  成都市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整体工作推进中,各基层区县在务实中创新,日常监管突出,有新作为、新成果。在食品监管中各自出彩的实践,成为共同共治推动成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坚实力量。

  崇州市:

  社会共治催生强大内生动力

  崇州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总抓手,全力做好“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崇州点位的保障工作,并接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中期绩效评估,隆兴监管所、成都新蜀九香食品公司、天府猪场接受“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崇州点位迎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崇州市经考核认定为第三批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一次民意调查”中,崇州市排名第一。

  崇州市群宴管理中,创新监管模式,实行全市流动厨师统一备案编号和建立自办群体性宴席公示制度,积极探索农村群宴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工作,通过引入第三方商业保险机制保障群体性自办宴席,积极引导群宴主办方和承办方参加群宴保险,建立保险资金救助赔偿机制。

  制订食品药品风险防控规范性文件,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创新监管,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上积极实践的崇州,是成都市最先出台两规范性文件的区县。两规范性文件创新评价机制,实现政府市场个体三位一体治理。创新监管机制,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一体。创新会商机制,实现纵向横向全覆盖一体防控。 

  金堂县:

  “一线阵地”推进规范化建设

  基层食药监所是食药安全一线阵地。金堂县食药监局在开展基层所规范化建设中,坚持既解决现实问题打牢基础,快速提升监管能力和建设水平,又打好提前量,为中长期发展积蓄动力。

  围绕“基础设施,监管队伍和制度机制”三个核心要素,制定了贴合金堂实际的建设标准,分步开展达标建设。“两库七室”完善,政务服务窗口规范整洁,基层所面貌焕然一新。

  配置食品快速检测设备、执法记录仪等基本装备、取证工具和应急装备。有力解决执法服装不统一,快检设备老化,执法专用设备缺乏等制约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补齐基层建设短板,监管执法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强化队伍建设,形成监管“拳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监管有力、群众满意的一线监管“拳头”队伍。

  在监管思路和业务技能上向全系统先进看齐。建立健全基层所各类岗位工作职责、干部管理等,加强日常管理,强化自身建设的制度,以乡镇为单位设置监管网格,以村为单位明确责任人,形成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对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档案,实施精准化户籍管理,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锦江区:

  创新模式全程监管

  锦江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了“上下统一、体系完整,规范有序、运行高效,全程监管、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6年锦江区食品药品工作在“成都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位列主城区第一名,今年获得四川省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授牌。

  锦江区将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与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城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区统一、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2015年至2017年,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总体食品安全状况较好,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70%以上。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组建16个街道食药监管所,优化人员力量配备,实现基层监管力量占全部力量的72%。

  完成区食品药品快速检测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有效提高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测频度和覆盖率。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合作,通过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力度,综合市区两级食品抽验检测工作,全区食品检验经费支持8份/千人的检测样本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

  进一步完善追溯制度,扩大溯源覆盖面,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严把肉类蔬菜进入流通、餐饮环节的关口。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面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服务A级单位66家,居全省第一,日常监督与专项抽检结合,加大对景区500余家景区餐饮店监督和专项抽检,打造景区良好食品安全形象。

  据了解,对下一步食安创建工作,成都市做出新的安排和要求,提出在落实创建标准上积极主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按时整体达标;在落实属地责任上见到成效。要着力落实党政同责和“四有两责”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全程监管及信息共享等机制;在转变监管方式上改革创新。加快食品监管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电子溯源和二维码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大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围绕人民群众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整治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在促进社会共治上加快发展。全方位拓展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渠道,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欧洲农产品盼借中欧班列摆上中国人餐桌
下一篇: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为三产融合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