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叶歌观酒 > 正文

食界观察:海底捞作为火锅界“名角”,能否一直香下去?

2022-08-23 12:17   浏览量:25636   来源:品牌传播网

  近日,海底捞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预计收入不低于1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不超过17.0%;净亏损预计2.25亿至2.9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9650万元。

  这已经不是海底捞自上市以来出现的首次亏损,早在2021年2021年海底捞发布的财报中显示,去年一整年,海底捞亏损了41.6亿元。对比往年的数据,2018年——2020年,海底捞利润分别是16.49亿元、23.47亿元、3.10亿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仍能盈利。直至2021年,营收情况出现大跳水,一年亏损的41.6亿元,相当于一次性亏损了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今年3月初,海底捞管理层“换血”,创始人张勇卸任海底捞CEO一职,首席执行官由被称为“最佳服务员”的杨丽娟继任。此次管理层变动能否让海底捞走出低迷尚未可知。

  海底捞作为火锅界的“顶流”,到底怎么了?为何营收一朝倒退三年前?

  一、海底捞究竟为何会火?

  1994年3月,海底捞第一家店在简阳开张营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打造成为一家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的国际知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

  2018年9月,海底捞正式在香港上市。目前,海底捞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上千家分店,国外也有近百家直营餐厅。从2008年至今,企业多次获得“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荣誉称号。

  海底捞之所以能从简阳一方火锅小店,火成如今的火锅头部品牌,行业人士分析,服务是核心特色,也是品牌的经营之道。

  海底捞的主动服务,不仅指服务员为顾客端茶送水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还包括与区别于其他餐饮企业的细节服务。海底捞经营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提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将用心服务作为基本理念,致力于为顾客提供“贴心、温心、舒心”的服务。

  海底捞在品牌文化中写到,给予顾客的服务,是一种“将顾客视为上帝”的服务。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消费需求,而海底捞恰巧做到了尽可能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海底捞不仅在门店开设儿童乐园,还提供幼儿专人陪护、美甲手护与皮鞋擦拭、捞面表演等服务,其总是能想顾客之想,受过培训的服务员们将服务做到几近“变态”的程度。

  海底捞的服务意识除了在员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延伸到了菜品上。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发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底捞顺势而为,为顾客提供绿色、健康、营养、放心的食品,把控好火锅菜品的质量安全关卡。除此以外,海底捞在“麻、辣、鲜、香、嫩、脆”的川渝菜特色基础上,推陈出新,共推出28种锅底。为避免顾客觉得锅底单一,海底捞提供了全锅、半锅、四宫格的锅底自配方式。为了能让顾客品尝更多种类的美味,还提供菜品“半份”的选择。海底捞的清水锅本意是凑四宫格,却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自制锅底的选择。

  “美其食必先美其器”。随着时代变更,人们越来越在意“仪式感”。消费者就餐不仅是为了吃饱,还寻求餐饮环境美好体验。海底捞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让消费者做到了食用放心。而时尚特别的用餐情景,更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别样的用餐体验。在海底捞用餐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过生日,每有顾客提着蛋糕来海底捞庆生,服务员会举着灯牌热情地为寿星唱生日快乐歌,给予顾客满满的祝福与爱意,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一种潮流。

  海底捞的特色服务,早已贯穿了顾客从等位到就餐结束离开的所有环节。正是因为海底捞在服务上比其他餐饮企业多做了“一点点”,口碑便纷至沓来。

  二、危机已至,破局成谜

  在中餐的多样品类中,火锅依旧是赛道热门,火锅企业纷纷赴港上市,海底捞上市后最高市值飙升至4500亿港元。但是近两年,作为火锅头部品牌的海底捞发展似乎陷入危机。

  面对今年上半年预期亏损,海底捞归咎 “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产生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

  提及“啄木鸟计划”就得回溯至三年前,海底捞自2018年9月上市后表现十分激进,2019年后,海底捞步入疯狂扩张阶段。2019年,海底捞全年新开308家门店,即便是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海底捞依然在开店,全年开出544家门店,2021年更是新开421家门店。

  显然,“逆势扩张”激进策略是一次错误的市场预判,海底捞的翻台率也在不断下降,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复使用率,从刚上市的5.0次/天,到2020年的3.5次/天,再降至2021年的3.0次/天,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也在下降。直到2021年11月,海底捞才后知后觉开启“啄木鸟计划”,关停近300家经营不善的门店。

  除了自食盲目扩张门店的后果,海底捞认为疫情是造成亏损的另一重大方面。为应对疫情常态化对企业的影响,海底捞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开启了“花式”自救。

  很早以前,海底捞就针对疫情冲击,推出了多项应对措施,比如大力发展外卖服务、开拓新业务板块,加入预制菜赛道等等。海底捞一直尝试推进品牌运营,截至2021年年底,除海底捞餐厅外,企业拥有若干自营餐厅,品牌名字包括但不限于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

  今年3月,海底捞开启了烧烤食材外送业务,同月宣布推出盲盒和数字藏品等周边产品;5月,推出“青年套餐”,78元单人餐、108元双人餐满足暂停堂食,上线10左右就累计销售2.8万份,新客订单比例持续走高。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海底捞在外卖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营运事业部,优化社区到家餐饮服务。上线后,海底捞将形成“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探索堂食服务之外的多元化餐饮服务。

  然而,海底捞即便做了这么多创新,要想转亏为盈,还得靠火锅主业实现盈利。2021年海底捞的餐厅经营占总收入的96%,而其他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其他等业务的营收相比主营业务火锅的营收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势力火锅品牌强势闯入市场,海底捞服务至上的品牌优势正在悄然稀释。再加上疫情之下,经济下行,理性消费主义思潮涌起,人们消费能力有限,减少了海底捞这类价格中上的餐饮消费,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去年海底捞大量关闭的都是三线以下城市的门店。

  海底捞要想自救,关键还是在于产品品质和用户口碑。

  前几日,“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们对此众说纷纭。消费者不选择吃海底捞原因大致可分为几点:一是海底捞本身收费太高,而疫情之下人们又消费降级;二是,消费者觉得近来海底捞服务质量下降,且菜品涨价,没有物超所值;三是,海底捞口味仍旧单一,味道和同价位火锅比没有竞争力,吸引力不足。

  海底捞或许应该多主动倾听消费者声音,做好口碑。一方面,海底捞要优化服务,继续给顾客带来美好体验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打扰服务,再升级创新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海底捞加强火锅味道的提升,通过食材创新、菜品创新提高口味,做到物有所值。

  在火锅界新品牌层出不穷、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海底捞能否一直香下去,可能还需要时间的思考与探索。殊途同归,大道至简,一切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永远是商界制胜之王道。

  消费观察上善传播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五星酒业这场答谢晚宴参会人数创新高 是对品牌品质品味的认同
下一篇:湖羊养殖专家江才独创“江氏营养”助推湖羊产业高效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