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网,打造中国优秀的品牌传播服务平台。品牌传播,传播品牌价值,影响成就品牌价值。用深度视角,价值资讯,传递品牌营销新模式。
顶部logo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品牌传播网 > 热点要闻 > 正文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推动食业可持续发展

2021-07-28 11:13   浏览量:22956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评论员 刘彤

  气候变暖正加快影响着地球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而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减少碳排放是改善气候问题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的伟大征程,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履行这一庄严承诺的关键期,也是统筹两个大局、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期。

  可持续发展是食品行业的立身之本,也是真正的行业指引。可持续的问题更具体地来说,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明天是否还会拥有?这一切是否可持续?由于气候变化、饮食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对有限资源需求的增加,全球食品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据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如果食品消费端有所改变,例如全球转向低排放饮食,则与食物相关的排放量可减少30%。30年后的2050年,全球人口会增长到97亿;人口的增长加上快速的城市化,会对食品有50%的增量需求;会有将近31%的食品是在生产、运输和消费的过程中浪费……这些数据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对行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食物消费规模的增大,食物浪费问题也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日渐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障碍。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食品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有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食品行业供应链的各个阶段,企业都在努力减少他们的碳足迹。近年来,一系列以减少碳足迹作为重要着眼点的食品科技创新在国际上受到追捧,如精准农业、低排放蛋白质、垂直农场等。法国诞生了全球最大的昆虫蛋白质工厂Ynect,日本大规模商业化室内垂直农场产业实现了盈利,美国植物肉独角兽企业Beyond Meat在疫情契机下获得快进式发展。植物基食品(如植物基乳品、植物基肉)将继续向更广泛的食品市场扩张,也将会带来传统肉类和奶制品消费的下降。

  可持续发展不只是行业的未来,更是行业的现在,是已经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趋势。碳达峰、碳中和对食品工业领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是食品工业大国,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不可小觑。十分有必要贯彻落实国家要求,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引导食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减排,提升系统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大低碳食品科技创新,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积极推进低碳食品科技创新,促进设立低碳食品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开发出更多的低碳食品,为食品工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优化生产工艺管理,实现食品低碳制造。食品加工是食品体系链的主要环节之一。食品加工过程伴随着高水耗,企业要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用水量,减少污水和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能源在食品加工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食品工业总能耗的近50%是用于将原材料加工成食品的过程。通过工艺创新、过程优化,操作技术革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浪费和能耗。要全面评估企业碳足迹,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搜集量化,制定相应的措施,强化企业减少碳排放的意识;要在食品企业推广使用光伏、风能清洁能源,降低火电等高碳能源需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己生产光伏等清洁能源。

  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严格控制过度包装,减少环境影响。使用生态型食品包装材料可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控制过度包装相关的食品包装政策法规,在不影响保护产品功能的同时,减少过度包装对环境的影响。首先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任何包装都必须依照可再利用、可再循环和可回收的原则;其次倡导避免过度包装。此外,发展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样重要。

  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广泛采用新技术,减少食品浪费。企业要采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对物流、冷链、运输等环节进行精准管理,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同时企业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醒指导消费者食用,避免浪费和减少食品垃圾。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食品产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必须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顺应低碳大潮,开展食品行业低碳行动,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为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食品行业的力量,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行业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饮酒大王”邓鸿的百亿新赛道|央媒深度观察
下一篇:四川: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列入公用品牌提升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