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12:45 浏览量:17842 来源:品牌传播网
前有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标志着贵州酒旅融合迈入全域协同新阶段;再有“五一假期”各大酒企布局酒旅融合赛道,重构与消费者对话新范式;最后到张艺兴成为茅台文旅首位代言人,让“卖生活方式”理念具象化......
近期,在产区政府与企业创新的协同配合下,行业的关注点再度聚焦到“酒旅融合”这一命题上,从“单纯参观”1.0模式发展到“全域协同”4.0模式,酒旅融合经过了哪些转型升级?
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中国酒业如何在变局之下寻找增长路径?酒旅融合又该走向何处?
01
政企协同:
构建酒旅融合发展新生态
4月27日,由贵州长征文化旅游集团、贵州爽净投资集团、衡昌烧坊等企业发起,广泛联合仁怀、习水、赤水三地122家涉旅企业共同组建的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
据了解,该联合会涵盖“吃、住、行(含旅行社)、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市场主体,将围绕“资源整合、品牌塑造、服务升级、产业融合”四大方向,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全面激活区域文旅新动能。
在九频道看来,联合会的成立将以“赤水河谷”IP为核心,景区之间相互协作共享,联动多个产业发展,实现“以景带酒、以酒促游”的多元化酒旅体验。
同日,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围绕白酒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谋划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围绕“白酒+”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区域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型城市综合运营及文旅项目,打造酒旅融合新场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
这个五一假期,面对巨大的人潮“流量”,贵州、四川、山西等白酒主产区的地方主管部门精准出招,将酒文化深度融入地方旅游生态,打造酒旅融合新标杆。
先看四川宜宾,宜宾市酒业发展局以“酒旅融合”为切入点,组织五粮液、四川酒茶集团等多家本土品牌酒企,在李庄古镇、冠英古街、合江门、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及长江公园六大核心文旅街区及点位设立展区,通过沉浸式非遗美食美酒汇体验、互动品鉴活动等形式,打造文旅消费场景,探索“品质消费+文化体验+场景赋能”的“城酒共生”新路径。
再看山西。五一假期之前,由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山西汽运集团汾阳运业公司、山西新晋商国际酒庄共同主办的“中国·杏花村新晋商国际酒庄文旅会客厅”揭牌暨旅游直通车专线启动。并配套开通以省会太原为中心直达平遥古城到汾酒文化产业园区的“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旅游景区直通车,全力聚焦“车票+门票+酒店+文创”一站式服务,彻底打通“快进慢游深体验”。
再看成都邛崃。邛崃平乐古镇以酒为媒,借平沙落雁入口、酒文化体验街区开街契机,推出“2025平乐酒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首日吸引游客6万人次,线上视频浏览量超6200万次。
整体来看,产区政府的协同配合与深度介入,让酒旅融合告别传统的企业“单打独斗”模式进入“全域协同”新阶段,于政府、企业、消费者而言,酒旅融合的深层价值也逐渐开始体现。
02
系统升级:
从产业经济到文化认同
新消费需求之下,中国酒业不断寻求改变,从传统酿造到创新,酒业不断寻求酒旅、农旅、文旅、城旅的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消费体验升级,寻找产业新的增长路径。
在此背景下,酒旅融合成为了酒企破局增量市场的关键点,也是白酒行业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路径。
回顾酒旅融合发展路径,经历了三个阶段:1.0时代,酒旅融合以“参观”模式为主。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酒企酒史展馆、产品展厅区、品鉴接待区、传统酿造车间区、酒体研发实验区、藏酒空间等等,体验过程简单直接。
随着消费者对体验的追求,酒旅融合逐步升级到2.0时代:在展示品牌历史、酿造技术、发展历程等基础上,新增了品酒、酿酒体验环节,或融合吃住等业态,以及举办与酒相关的节庆活动、艺术表演等等,将“美酒+美食”进行融合。
近年来,随着沉浸式旅游的兴起,酒旅融合创新升级至3.0时代:以酒为核心,融入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住宿、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打造多产业融合的综合性旅游模式。
如今,为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酒旅融合发展迈进4.0新阶段。
一方面,政企协同与全方位建设,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当宜宾提出“城酒共生”、习水打造数字酱酒,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游客参与”的模式,通过全链条渗透,让消费者增加对白酒文化的了解。
另一方面,从“流量”到“留量”思维的升级转变。无论是从城市资源整合到定制化服务升级,还是从传统体验到数字赋能,体现酒企从短期引流到长期消费者粘性培育的策略升级,这也是酒企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探索。
九频道认为,这种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型,体现的是从产业经济到文化体验的系统升级。当白酒不再是货架上的商品,而是可体验、可传播、可共鸣的文化符号,酒旅融合便成为了酒企破局增量市场的关键。
03
酒旅融合,
未来走向何处?
虽然酒旅融合当前发展正进入新阶段,但仍有声音表示,酒旅融合没有真正深度融入旅游市场,目前的痛点和难点则在于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
不可否认地讲,目前酒旅融合项目,多以B端为主要受众,酒企更倾向于凝聚客商,以回厂游、政商招待、媒体交流等形式,增强渠道黏性,进行品牌文化教育,增强品牌品质认同。未来,需要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当中,从传统的酒类行业市场走向真正的大众旅游市场。
随着旅游业逐步进入复苏,无论是酒企依托自有资源拓展文旅业务,或是新建酒旅项目打造新型旅游基地,都是酒企与产区提高声量、提升品牌形象的一条营销路径,因此,酒旅融合还将出现新的发展模式、充满无限可能。
在这一方面,贵州茅台官宣张艺兴成为茅台文旅代言人,便为白酒行业“酒旅融合”的打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当顶流明星成为文旅“破圈密钥”,一场双向奔赴的价值重构正在上演。茅台选择张艺兴,不仅因其流量号召力,更因其“努力、专业、国际化”的形象与品牌内核高度契合。这种“破圈”并非简单的跨界联名,而是通过明星IP的情感连接,将茅台的历史厚重感转化为 Z 世代可参与、可分享的“文化体验”,这是茅台文旅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的关键落子。
其次,从“单向输出”到“沉浸共鸣”,一场重构文化叙事的场景革命正在上演。据悉,5月17日-18日,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将携手央视总台旗下央视传媒联合举办“2025年贵州黄小西T²音乐与艺术节”。届时,张艺兴将以茅台文旅代言人的身份出席并参与演出,共同助力贵州酒旅融合发展。
可以说,用音乐节这种Z世代熟悉的方式重构文化叙事,有助于沟通传播,真正实现白酒“年轻化体验”。
长远来看,酒旅融合的打造需要坚持长期主义。随着酒旅融合进一步深入与创新,酒企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场景化体验和适普性功能,届时,酒旅项目将成为酒企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深度培育的平台,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才有可能让酒旅成为酒企的第二增长曲线。
来源:马斐九频道 文 | 杨雯
酒庄头条观察
中国酒具有物质与精神多重属性、饮用价值与情绪价值,更多群体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与沉浸式新场景的消费体验,场景营销提升情绪价值与加深消费者情感共鸣。以“酒+旅”为特征、吃住行娱购等多产业的酒庄业态融合体,成为传统酒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近10余年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酿酒核心产区不断出现的“小而美”酒庄,这是酒企立足区域地缘文化以及企业文化,选择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将成为个性时尚消费的趋势选择。国外酿酒产区酒庄发展经验、国内酒庄建设运营的成功案例,印证酒旅融合通过创新发展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围绕酒旅为核心开展服务升级,也显现广阔的运作空间和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