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5:32 浏览量:2429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黑龙江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各项政策,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结构、促改革,增投入、强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双鸭山市宝山区七星镇富民农机合作社组建于2018年,投资近500万元购买10余台大型农机具,从种到收农民可享受一条龙服务,到年底合作社将利润汇总平均分给各村,农民既享受到现代化大农机带来的方便,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同时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到年底合作社还有分红,一年到头农民有3份收入。
七星镇综合办公室主任张中华介绍,现代化的大农机体现出科技的新发展、种地的新水平,大型农机提高了种地收地质量,为老百姓增加了收入。
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农机具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农民种地家家户户都用小拖拉机,翻地、犁地靠自己动手。“十三五”时期,传统小拖拉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大型农机具。转变的不仅是传统的耕作方式,还有农民的思想观念。在四方台区太保镇四合村昊天蔬菜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将自家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经营,合作社种植的胡萝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收入比以前种玉米高出好几倍。
“十三五”时期,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市属共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87.4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9万亩,粮食产能稳定在40亿斤以上,实现了“十六连丰”。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7%以上,标准化栽培率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8%。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交易市场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全市“二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28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13个。互联网+及电商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稳步推进,实现旅游收入近6000万元。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93个,生猪出栏量达到42万头,家禽出栏量达1054万只。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个。农村创新创业实现新突破。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开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106期,为3705名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帮助1335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成功就业。
上一篇:乡村产业数字地图助农业项目落地 招商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下一篇:提升“菜篮子”安全指数 《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出台